2025年01月14日
第02版:

讲好文旅融合故事 助力文化名市建设

——访市政协委员刘一莹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菲

“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报告中提到要聚焦推动文化‘两创’,在打造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上加力提效,这为我们今后的事业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提振了信心。”市政协委员、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项目建设部主任刘一莹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深有感触地说。

“报告对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出圈’,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出彩’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尤其提到要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让从事多年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线工作者深感振奋。”刘一莹告诉记者,过去一年,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邹城博物馆)紧紧围绕推进文化“两创”,在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展览展示、考古研究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开发“数字文博 云观邹鲁”数字平台小程序、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系统,数字化建设水平实现新突破。《贞珉寓教 立德树人——济宁、潍坊两地教育主题精品拓片展》荣获第七届全省十佳陈列展览精品奖,“探秘邹鲁 考古旅游记”荣获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孟庙孟府孟林、铁山岗山峄山葛山“四山”摩崖石刻入选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文物游览路线,这是我市在推进文化“两创”实践中取得的优秀成果。2024年,邹城博物馆成功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省唯一一家从三级馆直升一级馆的县级博物馆。

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政协委员,刘一莹自觉扛起文物保护传承的责任。过去一年,她深入调研和论证,撰写了《关于加大我市文物保护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持续推进我市景区焕新工程的建议》《关于我市发展乡村特色农业的建议》等提案,积极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事业发展。

刘一莹表示,新的一年,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邹城博物馆)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重点项目引领,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在挖掘文物价值,做好传承弘扬的同时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依托特有的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服务观众、服务教育、服务社会,让邹城历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为济宁打造全国一流文化名市,加快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力量。

2025-01-14 ——访市政协委员刘一莹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5385.html 1 讲好文旅融合故事 助力文化名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