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是文化的荒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对科学文化有渴求。我愿意做一株小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一点力量。”坐在拥有5万册藏书的“鉴洼乡村书屋”里,鉴兆飞给自己下了这样的“定义”。数年之间,这位退休干部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在老家建起了这座包含图书室、活动室、健身广场、休闲长廊在内的综合性农村书屋。藏书丰富的书房免费开放,买书、整理、登记、管理、清扫……都是他一肩挑。红火的书屋辐射周边数个县区十多个乡镇,每逢节假日都有一两百人来到书屋阅读、借阅。随着农家书屋潜移默化的影响,看书、阅读已成为村民们的生活习惯。鉴兆飞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打牌、喝酒、闲逛的人少了,看书、借书、学习的多了,村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我还准备在书屋旁边再建两间房子,开设书画院、农民大讲堂,给父老乡亲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鉴兆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