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赵海燕)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邹城市各乡村振兴服务队、第一书记从实际出发,迅速行动,精心谋划,统筹安排,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
聚焦主题,引导村居党员原原本本学。邹城市各乡村振兴服务队、下派工作队、工作组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引导村居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学深悟透,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邹城民营企业服务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活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城前镇渠庄村邹东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忆入党经历、悟入党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追寻烈士脚步,重温初心使命,激发爱国热情。田黄镇服务队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通读原著为主,通过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香城镇服务队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抓党建促发展、明规矩守纪律等专题,组织各服务村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至少开展1次互动交流研学,交流学习体会,相互启发提高。
聚焦问题,身体力行解决民生诉求。邹城市完善村级重大疑难问题会办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查找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身体力行解决民生诉求,把问题找实、把诉求解决。针对下派干部收集到的、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分类整改。对于存在的问题照单全收,立行立改;一时解决不了的,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明确专人对问题的转办、承接、整改全程跟踪问效。各乡村振兴服务队、下派工作队、驻村工作组集中走访,共走访农户5000多户,累计收集整理各类民意诉求信息1172条,目前已办结销号民意诉求信息930余条,其他诉求正在逐步办理之中。
郭里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通过走访,了解到郭里镇郭四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多,积极对接圆梦微公益爱心团队,开展关心关爱活动。服务队选拔20名优秀小志愿者和服务村20名困难留守儿童长期结对,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和关爱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青年企业家代表为留守儿童送去衣物、书籍、食品等共计5000余元的爱心物资。公益团队为老人免费理发、义诊、按摩等,获得广大村民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城前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广泛调研,确定服务村发展方向。其中越峰村、石门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兼顾发展种植产业;张园村集体经济刚刚起步,扶贫项目正平稳发展,下步重点扶持好张园村的扶贫项目运行,蔬菜、果蔬大棚的建设;东刘庄村位于镇驻地,但村集体经济薄弱,下步将依托镇驻地优势,重点引导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行业。看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广泛调研,及时解决服务村居现实问题和困难。目前,前屹村自来水工程、白石村生产路桥的维修重建工程、杜家村的经营性场所建设已经开始实施。
立查立改,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邹城市各乡村振兴服务队、各下派工作队、各驻村工作组在主题教育中结合实际,做实检视整改,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通过整改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邹城市委组织部驻小屈庄村工作组入驻村庄后,在与村“两委”干部座谈、走访群众过程中发现,老百姓普遍反映村内小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放学后无人辅导作业、在家学习氛围不浓等情况。工作组即刻安排人员将村委大院一间仓库清理腾出,打造成供孩子们课后集中学习的“圆梦小课堂”。通过街道民政办向市民政局申请经费3万元,安装门窗,购置电脑、电视机、桌椅等设施。同时,积极协调市图书馆配备书籍刊物600余册。由小屈村聘用师范类教师、发动村内大学生志愿者等在放学后集中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受到群众广泛好评。邹城市发改局驻村第一书记聂艳艳走访中了解到,一户低保户老两口因为腿疾,生活极为不便,一位老人靠板凳活动,另外一位老人拄双拐挪动,已经六年没有出过家门。聂艳艳向市残联协调争取,申请轮椅一辆。当工作组与村“两委”将轮椅送到老人家里时,老人感动得泣不成声,感恩党的关怀。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