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2日
第03版:

他山之石

2024年12月30日 《人民日报》 周人杰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高效发展

背景:令人望而却步的餐厨废油,竟能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日前,江苏连云港的一个大型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投料生产。1吨餐厨废油及藻油、废弃动植物油脂,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0.8吨航空燃料,而该燃料国际市场价格每吨约3000美元。这生动表明,发展“含绿量”完全可以转化为增长“含金量”,绿色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观点摘要: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比约54.7%。今天,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正在协同推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就能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高效发展。

绿意满满,智感十足。第二届链博会上,从供给到消纳,从新技术、新产品到新动态、新趋势,清洁能源的全周期产供链精彩亮相;从一望无际的光伏电板,到川流不息的新能源汽车,再到科技范儿十足的储能装备,中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日益完善。跳出能源看全局,继续从创新支撑、机制保障、开放共赢等方面发力,我们将书写更加优秀的“绿色答卷”。

擦亮“村字头”文化品牌

2024年12月27日 《人民日报》 常钦

背景:前不久,湖北省建始县客坊村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编走秀: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拿着造型多样的竹编工艺品,自信地走上T台,展示自己的精湛技艺与文化创意。乡村文化的繁荣,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村歌”“村晚”“村BA”“村超”等“村字头”文体活动持续火热,乡村博物馆、美术馆等成为抚慰乡愁的“打卡地”……各地持续优化乡村文化供给,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不仅促进了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也给乡亲们带来可观收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观点摘要:繁荣乡村文化,要让农民唱主角。乡村文化建设是典型的群众工作,有关部门重在搭建平台、做好服务保障,关键还是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己的活动自己办。要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用乡土话、大白话、家常话,让乡亲们爱听、乐听、听得带劲,才能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擦亮“村字头”文体活动品牌,还得多在村里办活动,农民歌会、农民画征集、家乡戏曲等活动,乡亲们乐意唱、乐意画,再与农事农季、民俗节庆结合起来,与农产品展销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更多乡亲参与进来,为他们打造展示风采的舞台,“村字头”文体活动才能越来越有看头。

繁荣乡村文化,还要打好“人才牌”。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要重新审视。乡村不再是单一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还能够提供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乡村是我国绝大多数非遗的起源地,农业遗产、传统技艺、手工绝活、特色美食承载着乡愁乡情。一些地方推动差异化、特色化的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民宿、研学、康养等新业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乡村文化资源“链”上现代文化产业,背后是人才这个“转换器”在发挥重要作用。挖掘乡村文化多元价值,要指导各地挖掘培育一批乡村传统技艺技能人才,鼓励各类艺术人才、专家学者、文化志愿者等参与和带动乡村文化建设。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运用合力促进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能,不仅能让乡村文化更有看头,也能让参与其中的乡亲们更有赚头。

“家门口”学习值得期待

2024年12月27日 《广州日报》 张冬梅

背景: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66.5%的受访者期待在社区建设免费公共学习空间。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下人们获取知识、“充电”提升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强,对安静、舒适的公共学习空间期待越来越高。

观点摘要:学习离不开具体场域。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无论是图书馆热、付费自习室兴起,还是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背后释放出的高涨学习热情令人乐见。如何做好供给文章,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一道民生题,也是一道发展题。近年来,不少城市加大了图书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但群众对于免费的学习空间太少、太远、太难约的感慨仍时有耳闻。鉴于此,把免费公共学习空间设立在社区、小区乃至居民楼,为破解学习“最后一百米”问题提供了新方案。“家门口”的公共学习空间值得期待,但想让它真正落地,还需解决好钱从哪来、谁来建设、如何管理等问题。

严惩违规MCN机构,积极引导“网红经济”

2024年12月27日 《环球时报》 李冰

背景:近日,抖音平台发布《关于违规MCN机构和账号的处置公告》,对多个账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实施了一系列处罚措施。这一举措将网络内容管理这一难题再次推向了公众视野。

随着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多渠道网络运营商(Multi-Channel Network,简称MCN)已成为网络内容生产的重要力量。通过培育和管理大量内容创作者(俗称“网红”),MCN机构为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并推动了“网红经济”的蓬勃发展。简单来说,“网红经济”依赖于创作满足用户情绪需求的内容,吸引观众关注,并将其转化为流量从而最终获得商业价值。作为这一经济形态的推动者,MCN机构在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观点摘要:“网红经济”已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普通人通过创意内容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流量。这不仅创造了相当的商业价值,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多样的职业路径。“网红经济”更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表达,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文化表达。

“网红经济”的巨大潜力不可否认,但要让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各方必须共同努力。从2023年开始,有关部门陆续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业监管等多个层面,启动了针对短视频行业的综合治理。未来,平台、MCN机构及监管部门应协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发展,“网红经济”才能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和经济持续增长作出贡献。(华峰 辑录)

2025-01-0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4312.html 1 他山之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