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目标引领行动,奋斗成就未来。
牢牢把握目标定位,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就有坚定的发展脚步。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立足全省大局和济宁实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聚焦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出了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定位。
新的定位,新的要求,新的出发。
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目标明、思路清、措施实——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我们有了科学的新蓝图、有了可行的路线图。
这个目标定位,彰显市委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济宁期望要求的使命担当:扛牢经济大市责任、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当前,山东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省委全会明确要求“经济大市要勇挑大梁”。济宁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必须确立更高目标、展现更强担当。
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进一步明确了济宁在全省大局中的新方位,进一步标定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进一步坚定了作为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信心决心。乘势而上,提升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济宁前进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宏观形势复杂严峻,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你追我赶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济宁正处在动能转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存在一些短板,又拥有巨大潜力。
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是济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摆脱路径依赖,推动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才能为济宁未来发展赢得更多增量、更大空间。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均衡的、同步的,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导,总会有城市脱颖而出。
近年来,济宁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发展环境优越,要素保障充足,干部队伍素质过硬、作风扎实,具备了成长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基础条件。但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和“注重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一体考量”方面,济宁的任务还很重、压力还很大。我们必须拿出更大气魄、确立更高定位,加快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是实现济宁更好更快发展的务实举措。就是要引领全市上下坚持以进促稳、以质取胜,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以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快的发展速度,推动济宁在区域竞争中阔步前进、跨越崛起。
号角激越,催人奋进。
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让我们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牢打造新增长极的使命担当,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一步一个脚印勇毅前行,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迈出更加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