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总定位,明确了“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总目标,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吹响了奋楫争先的冲锋号。全市发改系统将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强力开展“1210”行动,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一是加力突破经济运行。高点定位发展目标,聚焦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强化调度分析和政策供给,推动关键指标实现突破,确保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加力突破重点项目。实施重点项目“1113”工程,即11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争取省级重点项目142个,重点突破10个超百亿元、30个超30亿元的大项目,对宁德时代、莱赛尔、小松等“链主”项目,“一对一”盯紧靠上服务,推动投产达效,全年形成2200亿元投资拉动。
三是加力突破对上争取。抢抓国家增量政策机遇,用好山东列入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谋划“两重”“两新”、专项债券项目2000个以上,全年争取政策资金突破450亿元。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年的机遇,争取尼山片区、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纳入国家规划布局。
四是加力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攀登进阶”和“三年倍增”行动,谋划推进200个省市重点项目,“一业一策”突破十大重点领域,年均新增千家企业和千亿营收“双千亿”,实现营收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倍增”,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五是加力突破县域经济。全力推动强县进位、弱县赶超,发挥邹城“千亿县”领跑优势,明年推动曲阜、微山突破五百亿元,任城、兖州3至5年迈上千亿大关,济宁高新区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全力争创省“十强县”、全国百强县。
六是加力突破民营经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民间投资28条”,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优化助企纾困帮扶机制,真情实意解决实际困难,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仪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