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第01版:

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显“质感”

——我市工业技改基金助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王琳 房雅晴 常睿

近期,在位于鱼台县的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设备满负荷运转,从零部件加工到组件集成,每一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公司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智能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以往提升80%,人均生产率提高70%。”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庆贺向记者介绍。

从传统工业制造到智能化生产的转型,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技能的改造,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工业技改基金的成功注入犹如一场及时雨,给企业顺利转型提供了保障。

“在技改基金项目遴选中,我们了解到安泰矿山是我市传统产业实施‘智改数转’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核心技术强,发展潜力大,完全符合工业技改基金的扶持方向和投资标准。经过专业投资机构的市场化尽调洽谈,技改基金在企业技改的关键节点及时投入1000万元,助推传统产业企业加快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济宁市财政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宝宽表示。

注入新动能,改出新质效

在安泰矿山零部件加工车间轴承座的自动线上,机器人精准地抓取一件件毛坯件放置在操作台,通过生产线内的加工步骤自动加工,10分钟后一个完整的轴承座便精准地从另一侧缓缓驶出投放到安置器内。像这样的生产线,在安泰车间有很多条。宽敞高大的厂房里,不见人头攒动的场景,只见各种高大上的现代化设备排列组合,井然有序,技术人员只需要在“动脉云设备管理平台”上操控,流水线上送料、加工、装配、测试等环节便会自动完成。

然而这些,在五年前的安泰车间还不敢想象。每一个生产步骤都需要人工来完成,高重量的零部件给工人的体力和精力带来很大的考验。如今,数字化让企业摆脱了传统繁重的生产模式,为企业腾飞插上了智慧化翅膀。

“新质生产力就要以科技创新去驱动,通过科技、技术的进步去催生更加精细化、更加高质量的生产力。传统的生产力技术含量低、更加粗放、能耗也更高。原有生产力的这些弊端,其实都在新质生产力的这个概念范畴里面全部把它给补齐。工业技改基金对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大大加快了技改进程,真正投到我们的心坎儿上。”谈到这笔专为企业技改的财政投资支持,公司董事长程永席深受感动。

区别于传统的专项资金“事后奖补”,工业技改基金专注于“事中投入”,真正能够在企业技改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为他们“雪中送炭”,也更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技改基金采取股权方式投资企业,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注入,而是政策扶持与市场激励相结合的有力工具。

“市惠达投资公司作为市属专业化国资平台,始终聚焦投资主业,发挥平台效能,在技改基金运作中着力体现财政政策导向,专注于为企业技改赋能增信,通过开展重点项目对接,实施市场化尽职调查、协议洽谈、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等,积极履行好财政股权投资运营职责,高效推动工业技改基金投资落地和循环使用。”市惠达投资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亮表示。

换上新赛道,传统出新质

同样受益于工业技改基金的还有位于任城区唐口工业园的山东康美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生产为主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山东省的行业头部企业。

今年,康美药业公司投资1700万元采购全国先进的现代化玻尿酸次抛原液生产线。在医药级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目前市面上最为火爆的次抛精华生产过程。注射水、透明质酸、医药级塑料颗粒三种生产原料同时在自动化设备腔体内完成一次性吹、灌、装工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菌灌装。

董事长张志强向记者介绍,公司斥资2000万元进行美妆项目的升级和技术改造,工业技改基金的投入解决了公司投资缺资金的难题,助推了公司美妆项目的进展,加快了公司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进程。

工业技改基金让康美药业走向美妆赛道的领跑线上,如今,次抛原液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1.2万只,较老式设备产量提升200%,人工成本降低60%。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拥有营养食品生产线、特膳食品生产线、化妆品生产线等14条生产线。作为中游的产品生产商,康美药业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和快速的市场响应速度,提供的委托加工、定制开发和自主开发的业务模式,一站式服务给客户带来优质的合作体验。

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支持。2020年开始,市财政局聚焦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在全省率先设立工业技改基金,携手市工信局、市惠达投资公司精准投放技改基金,并采取收益让渡政策激励企业加速技术改造、提升效率。这种灵活而高效的基金运作模式,不仅推动了技改基金的良性循环,更对区域创新创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技改基金已累计签约投资项目25个,累计实现落地投资2.15亿元,引导撬动金融产业资本17.79亿元,市级财政出资放大16.47倍,带动工业技改总投入54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效能,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扶持方式,强化政策集成,推进财金联动,统筹支持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济宁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济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涛表示。

2024-12-26 ——我市工业技改基金助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3382.html 1 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显“质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