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第01版:

建强电力“引擎”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日前,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电满格·靓儒乡”赋能民营经济发展十项措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能源局、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电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高标准服务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全力支持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实行企业办电“帮办”服务,成立宁德时代、新加坡莱赛尔等项目市级服务专班,专人对接全力做好用电接入服务。聚焦特色产业集群,超前开展电源接入系统方案、供电方案研究,及时做好配套电网工程规划、立项和建设,制定针对性综合保障方案。全面推广供电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政企信息共享,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和电子证照应用,全部电力业务实现“一网通办”。拓展市场化交易注册变更等8类联动业务“一次办”,深化应用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和电力外线接入工程联合受理、联合踏勘、联合审批。同时,全面落实“三零”“三省”惠企举措,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符合我省延伸投资政策条件的10千伏及以上项目,电力外线工程投资至企业建筑区划红线。对各地规划的重点特色产业园区,政企协同推进电网建设延伸入园,满足企业“入驻即接电”需求。

我市还实行企业用电“管家”服务,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提供政策解读、技术服务、业务办理等全链条电力方案,实施绿色用能、降本增效、市场交易等全周期价值服务。推广“电e金服”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会同金融机构提供电费金融、保证保险、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四大类产品,支持上下游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获取优质可靠的普惠金融服务。发挥电网投资拉动作用,带动电力装备制造、充电基础设施、电力工程建设等领域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持续优化招投标服务举措,不以经营规模、所有制形式或股权结构等对民营企业实施差别待遇,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强配电网主动运维,深化带电检测、无人机巡检等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提升故障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此外,我市在全市设立1个“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和14个服务站,积极宣传国家绿电绿证政策,提供政策咨询、信息解读、交易撮合等一站式服务。持续开展“清风暖阳”专项行动,服务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等项目高效并网。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产业园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靠上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协助企业算好“安全、公平、绿色、经济”四本账,持续增加绿电供应。超前摸排特色农业产业全链条企业用电需求,及时规划建设乡村配套电网,为金乡大蒜、微山渔业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一站式”办电服务,协助提高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电气化水平。实施“电靓和美乡村”行动,持续对接省级乡村振兴推进区建设,促进城乡供电服务高质量均衡发展。

2024-12-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3320.html 1 建强电力“引擎”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