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第02版:

当好教育星火的点灯人

——记第九届全市道德模范李鸽

■本报记者 梁琨

从教十三载,就职于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的李鸽不断磨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孜孜以求、守正创新,誓当教育星火的 “点灯人”。

今年34岁的李鸽出生于书香门第,在祖父的熏陶引领下,她对书法萌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努力,她楷、隶、行、草四体皆精,尤其擅长汉隶,并迅速成长为济宁市颇具影响力的青年女书法家,作品多次在省市展览中亮相。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路。毕业后,她怀揣着对教育的无限热忱,毅然投身于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成为任城区首位专职书法教师。

在孔孟之乡这片有着丰厚人文积淀的沃土上,地域文化资源犹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如何让家乡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个问题在李鸽心中不断盘旋,最终化作一个坚定的信念。

为了实现这一信念,她潜心治学,躬身践行。怀着对济宁碑刻的敬畏与热爱,她精心遴选教育资源,构建起科学、合理、严谨的特色课程体系。她将非遗传拓技艺巧妙融入其中,梳理出 “文化常识类”“研学实践类” 等四类课型,归纳出对应的 “六步教学法”,探索出 “内+外”课堂新模式,创造性地打造出 “多元+”评价机制。

十三载青春岁月,李鸽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她潜心钻研,研发的《走进汉碑》校本课程荣获山东省优秀校本课程案例、省美育改革优秀案例。她笔耕不辍,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她致力于教学变革,先后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教改成果。其中,参与的《多元共生 协同联动 中小学跨学科主题校本课程县域推进的实践探索》荣获 2022 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作为济宁市唯一代表在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展评与推广会议上发言。她带领学生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中国独有的 “传拓” 技艺,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宝贵印记。李鸽不拘泥于传统,以勤奋学习增长知识,以刻苦练习精进技术,以创新思维谋求突破。她虚心向曲阜非遗传承人请教传拓之技,向嘉祥民间艺人学习刻碑之法,并独创小型仿制石碑用于传拓教学。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研发出团扇、钥匙扣、手机壳、手提袋等富有传拓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师生喜爱。2021 年 4 月,她的传拓技艺成果在全省 “非遗” 文化主题校本课程研讨会中交流展示;同年 12 月,所在学校被评为济宁市首批 “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示范校”;2022 年 12 月,她执教的《透物见史——汉砖会说话》公开课,向全省展示了传拓技艺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李鸽将别具匠心的创造、执着专注的坚守、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平凡的岗位。她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用心用情推动传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坚定不移引领任城区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芳华。

2024-12-23 ——记第九届全市道德模范李鸽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3181.html 1 当好教育星火的点灯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