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第04版:

历代《孟子圣迹图》谁成后世源头底本

胡计凤

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邹城特有的历史文化代表名片。《孟子圣迹图》以图画描绘了孟子一生重要事迹,是研究孟子生平和孟子思想的珍贵图像资料,有着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厘清《孟子圣迹图》各版本的源流递嬗,能更好地研究绘本的时代特色、版式变化和艺术风格,有利于孟子文化的传承传播。在已发现的历代古本《孟子圣迹图》中,以《孟子圣迹图》为题名的有3个系列,依次为明嘉靖四年《孔孟圣迹》之《孟子圣迹图》系列,明万历二十六年《孟子全图》系列,清道光六年《圣庙祀典图考》之《孟子圣迹图》系列。

那么,各版本《孟子圣迹图》中,哪一个版本成为了后世《孟子圣迹图》的源头底本呢?

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

为张楷所撰

现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孟子圣迹图》,是明嘉靖四年《孔孟圣迹》之《孟子圣迹图》,现存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刻本封面题“明版嘉靖孔孟圣迹”,内容有《圣迹序》《孔子圣迹图》《孟子圣迹图》。从序言内容和图画内容风格分析,可以判断为明朝张楷所创作。

其一,《孔孟圣迹》序言与张楷《圣迹图》题跋内容一致。张楷(1398—1460),字式之,号介庵,浙江四明人,明代书画家和诗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官至南京佥都御史。所撰《圣迹图》被认为史书记载最早版本的《圣迹图》,为后世《孔子圣迹图》底本。

张楷在《圣迹图》“自书跋语”中,叙述了其创作过程:“……持撮其切要之事,兼取语孟所载,夫子履历与诸弟子问答之语,分注年下,以便考证。至于书法之间,则又详加损益。至于孔子在他国皆不书年若干,惟他国反鲁及在鲁则历历书之,以见圣人不忘本国之意也。楷缉是图,每事则取《史记》所载,为之序赞,书以其详而可考也。至于卷首总序,则全录文公所纂者,以其约而有断也。噫,二先生于吾夫子过化之迹所以尽心纪载者,至愚生小子安敢妄拟于其间哉?然念夙缅怀愚淑,圣教于千载之下得以居广居遵,正路不为异端他岐之惑,苟不知报,豺獭弗若也。故敢忘其肤浅,妄陈一得之愚,固知萤火袭太阳,诚不度德而量力。然精卫填海,水亦诚藐之所不能已也。时正统甲子秋七月望日,四明张式之手谨书于西台公署。”文后钤印为“张楷私印”。

张楷友人邓棨《孔子圣迹图》跋文,也记载了张楷撰《圣迹图》的起因、内容和过程:“余友张君式之笃学尚文,志希圣道,尝取《史记》所载夫子出处之迹,择其有关大节者,得二十七事,兼取《家语》所录,征在祷于尼山及孔丛子所述夫子泣麟二事,晦而为图。每事摘《史记》全语,着于其上,各述一赞,以揄扬圣征,将命工勒石,以贻永久,征余识其末……式之有病乎此,故特绘图以彰之,陈辞以赞之,勒石以永之……式之名楷,四明燕溪人,与余同登春榜进士第,今同职陕右宪台。正统乙丑仲夏吉日。嘉议大夫按察使盱江邓棨益扩谨述。”

在明嘉靖四年《孔孟圣迹》序言中,关于此版圣迹图的创作,与张楷、邓棨的题跋内容一致,可证明为张楷所创:如“……语孟所载”至“所以尽心绝载者至矣……”的记载。后一页录有《史记·孔子世家》朱熹节略全文(缺第一页),亦与张楷《圣迹图》内容一致。

其二,图画风格与张楷《圣迹图》一致。对比明嘉靖四年《孔孟圣迹》中的《孟子圣迹图》部分、《孔子圣迹图》部分和张楷《圣迹图》,其图画内容、结构、风格相似,都是以先圣小像开篇,有总赞词,图画多为上文下图,文字包括人物事迹和四字赞词两部分,人物形象峨冠博带,儒雅古朴,笔法一致。

可以得出结论:明嘉靖四年《孔孟圣迹》中的《孟子圣迹图》亦是张楷所撰。

《孔孟圣迹》是明嘉靖

《新修兖州府邹县地理志》的附篇

明嘉靖四年《孔孟圣迹》的序言,署名和落款时间均可为证。

其序言结尾署:“嘉靖乙酉秋九月 署邹县事郯城县县丞江西新建戴光修刊 邹县儒学教谕河南睢阳后学王宪校正 邹县儒学训导湖南湘涟后学谢秉秀辑。”

此处包含3条信息。一是时间:嘉靖乙酉秋九月,明确标注了成书时间。二是修书人物:戴光、王宪、谢秉秀,三人的身份分别是邹县知县、邹县儒学教谕、邹县儒学训导。3位身处孔孟故里邹县的官员编辑孔孟圣迹图,恰如其分又顺理成章。三是用词:修刊、校正、辑,说明此卷《孔孟圣迹图》不是创作,而是收集前人作品进行汇集编辑。据专家考证,张楷撰《圣迹图》是在明正统九年(1444年),距嘉靖四年(1525年),约71年。此处文字与前文序中所说的张楷所撰相对应。

这年秋季,这3位邹县官员还编修了另一部流传于史的作品:《新修兖州府邹县地理志》,这是现存最早的邹县地方志资料。志中,孟子五十八代孙孟公肇《重修邹县志序》有文字记载:“嘉靖乙酉夏,巡按山东三河张公英,檄委郯城二尹江西新建戴公光来署邹事。兴废补弊之余,亲询其故,恻然有感于缺典。乃属今掌教睢阳王公宪、洎分教湖湘谢公秉秀,访求遗本而斟酌去取之。是故迹有关于孔孟者必详,崇正学也……上有以慰孔孟在天之灵,次有以广圣迹之传于无穷也。”落款为“时 嘉靖乙酉秋七月上浣吉。”

在《新修兖州府邹县地理志》目录中,第四卷有“附孔孟圣迹图(一册前序四张图像四十九张后序二张)”字样。可惜由于时间久远保存不善,《新修兖州府邹县地理志》中的《孔孟圣迹图》部分已缺失。通过比对《新修兖州府邹县地理志》中的字体和《孔孟圣迹》的字体,可以判定明版嘉靖《孔孟圣迹》就是《新修兖州府邹县地理志》中所附的《孔孟圣迹图》,且是收集整理的张楷所撰《圣迹图》。

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

为后世《孟子圣迹图》底本

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共存图21幅,开篇为“孟子总赞”,第一幅图为孟子像、乐正子像,像旁刻有“孟子、乐正子”字样。次图为孟母三迁图,末图为孟子坟茔。各图均无题名,大部分有序和赞,少部分有序无赞。首页和末页为图文分开单独成页,其他页多为上文下图样式。此《孟子圣迹图》构图简洁,线条刚劲,刀工凝练,尚存古意。

明万历二十六年刻本和道光六年刻本的图像内容、文字内容,均与明嘉靖四年刻本基本一致,只是图画版式结构和绘画风格有所变化。

明万历二十六年刻本《孟子全图》系列,封面和扉页题为“孟子全图”,正文象鼻处题“孟子故事”,封底题“万历戊戌岁仲秋月 安正堂刘双松氏梓”,较明嘉靖四年晚73年。全书21幅图,与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数量相同。

首页图像亦是孟子及弟子像,文字同为《孟子总赞》,赞词内容与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赞词除第一句外,其余一致。其后20幅图均为左文右图结构,图画占3/4通页,文字占1/4通页,画中除人物的衣着、形态具有典型的明朝特色外,其他构成要素如主要人物的数量、举止、站位,房屋、廊柱、桌案的位置,飞鸟牛羊马鹿、山石花草树木等背景环境,均与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图画相似。每幅图所配文字,除个别字有所变化外,都沿用了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相关图画中的文字,亦无题名。

清道光六年《圣庙祀典图考》之《孟子圣迹图》系列,是吴门赐砚堂顾氏刻本,顾沅辑、孔继尧绘图。原书扉页文字为“圣庙祀典图考 孔孟圣迹图附”,目录中注有“附孟子圣迹图全卷·古本”文字。《孟子圣迹图》部分以“孟子圣迹图”单页与前文分开,正文象鼻处题“孟子圣迹图”,共有图画21幅。图画也是采用左文右图形式,文、图各占半个通页,首页同为孟子及弟子像,次图为“三迁择里”,末图为“风齐孔阜”。较明嘉靖四年《孟子圣迹图》和明万历二十六年《孟子圣迹图》,开篇总序增加了《史记·孟子列传》相关内容,简述孟子生平事迹。总赞诗文字与明嘉靖四年版相同。其后的20幅图画,每幅图标注了名称,分别为“三迁择里、断绩励学、恪咨治道、礼聘适梁、规君同乐、扩充仁心、止毁明堂、嬖人沮见、听天安命、列国尊贤、气言希圣、简言待辅、过宋见贤、反齐礼葬、辞禄万钟、正告充虞、道承三圣、子敖不豫、道喜得行、风齐孔阜”。每幅画中的文字除个别字有所变化,基本与前两版相同。画中人物形象、环境背景较前两版都进行了精简,人物衣着、形态不是清朝风格,亦不类明朝风格,像是恢复了明嘉靖四年版的古意。

此版流传较广,后有多种版本翻印,例如,清巾箱本、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清光绪同文书局白纸精石印版等。目前市面所见的《孟子圣迹图》多为此版影印或复刻。

综合对比3个版本系列的《孟子圣迹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其间的联系与区别。

《明版嘉靖孔孟圣迹》,成书于明嘉靖乙酉秋九月(1525年),为张楷撰,戴光修、王宪校、谢秉秀辑。其中《孟子圣迹图》部分共21幅图,其中首图为孟子像、乐正子像,次图为孟母三迁,末图为孟子坟茔。总赞词为:气象岩岩,泰山巨镇。学本宣思,道宗尧舜。仁义七篇,以承三圣。排斥异端,扩发善性。存里遏欲,拨乱反正。扶植弘纲,功与禹称。配食庙庭,千载垂训。

《孟子全图》,成书于明万历戊戌岁仲秋月(1598年),为安正堂刘双松梓印。全书共21幅图,首图为孟子及弟子像,次图为孟母三迁,末图为孟子坟茔。总赞词为:忠信岩岩,泰山巨镇。学本宣思,道宗尧舜。仁义七篇,以承三圣。排斥异端,扩发善性。存里遏欲,拨乱反正。扶植弘毅,功与禹称。配食庙庭,千载垂训。

《圣庙祀典图考》,成书于清道光丙戌孟秋月(1826年),是吴门赐砚堂顾氏刻本,孔继尧绘,顾沅辑。其中《孟子圣迹图》部分共21幅图,首图为孟子及弟子像,次图为孟母三迁,末图为风齐孔阜(即孟子坟茔)。总赞词为:气象岩岩,泰山巨镇。学本宣思,道宗尧舜。仁义七篇,以承三圣。排斥异端,扩发善性。存里遏欲,拨乱反正。扶植弘纲,功与禹称。配食庙庭,千载垂训。

可以看出,3种版本的图像数量相同、图幅内容一致、总赞词基本一致,存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孟子的研究孜孜不倦,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孟子圣迹图》以绘画图幅的形式,为人们了解孟子形象提供了直观感受。

时空流转,世事沧桑,历史上具体出现过多少个版本的《孟子圣迹图》已无法考证。就目前所见的版本分析,明嘉靖四年版当为现存最早版本,为张楷所创作,其后流传的诸版本,如明万历二十六年版系列、清道光六年版系列,均是以明嘉靖四年版为底本,加以时代特色而成。

①邓棨《孔子圣迹图》题跋

②《明版嘉靖孔孟圣迹》封面

③《孟子全图》扉页

④清道光六年《圣庙祀典图考》之《孟子圣迹图》页面

⑤清道光六年《孟子圣迹图》首图和孟子总赞■资料图片

2024-12-22 胡计凤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3111.html 1 历代《孟子圣迹图》谁成后世源头底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