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殷壮 谭祺)小屋见大爱,微业见用心。为进一步推动“爱心助残”行动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汶上街道全力打造“社区微业·爱心助残就业小屋”,建设帮助残疾人自立自强、融入社会的亮丽窗口,让助残就业更有力度,幸福汶上更有温度。
位于东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爱心助残小屋”,面积不大,却能够安置5名残疾人就业,小屋目前设置了手机维修和快递收发项目。当走进小屋时,23岁的祝正大正忙着维修手机,祝正大从小因故失去听觉,被鉴定为听力一级残疾,自此再也听不到外界美好的声音,但是他很热爱电子产品维修,后来多次参加过县残联组织的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渐渐有了靠手艺挣钱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汶上街道建有东关社区和北门社区2处“社区微业·爱心助残就业小屋”,可为12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帮助。小小“助残爱心屋”汇聚的是爱心力量,彰显的是城市温度。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大门,点燃了残疾人对生活的希望,也推动着汶上街道向更加包容、和谐、幸福的未来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