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伟
本报通讯员 柳泽汉 李建坤
在济宁太白湖新区,老年学堂于社区之中蓬勃兴起,宛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也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桥社区老年学堂的书法课堂上,阳光洒落在宣纸上,老人们笔锋游走,横竖撇捺间尽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忱。这一场景,是太白湖新区老年学堂多元课程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太白湖新区始终秉持 “下沉基层、就近就便、灵活办学” 的先进理念,积极主动地与济宁老年大学展开深度合作,成功设立了太白湖新区分校,并精心在南风花园、京杭佳苑、御景花园、古桥社区、高校生活园等九个社区开办了老年学堂。在学堂的建设运营过程中,通过巧妙推行 “场地复用、设施共用、资源共享” 的创新模式,充分而高效地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场地与设施开展教学活动,这一举措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内涵,也显著降低了学堂的运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拉近了学堂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使学习变得触手可及。
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方面,新区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征集社区老年人的意见与建议,竭尽全力在课程内容、授课时间以及教学方式上契合大多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同时,采用 “专业教师+公益讲师” 的双师授课模式,从老年大学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定期轮流授课,确保教学质量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此外,还积极成立 “公益讲师团”,面向社区内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等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的群体招募公益讲师,开设了声乐舞蹈、书法绘画、中医养生、美食烹饪、摄影剪辑、技术科普等琳琅满目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宝贵机会,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发挥自身余热、展示个人才华的广阔平台,让他们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办学模式的持续创新,宛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众多“银发学员” 纷至沓来,汇聚于此。在南风花园社区的烹饪课堂上,经验老到的厨师一边熟练地演示着各种菜肴、面点的制作技巧,一边巧妙地穿插讲解老年人健康养生的知识要点。学员们全神贯注,时而认真记录,时而亲手实践,不仅烹饪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科学膳食、健康饮食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老年学堂不仅是学习场所,更成为社区治理“银发力量” 的源泉。“银耀太白” 志愿者服务队以学堂为阵地,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石桥镇退休干部志愿者深入社区商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发放传单、讲解政策、督促整改等方式,增强商铺消防安全意识与防火能力。许庄街道水运雅居社区老年学员创作 “反电诈” 快板表演,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受到群众好评。
太白湖新区将持续提升老年学堂的服务、管理与办学水平,将其打造为老年人的知识课堂、心灵家园与社交平台。深入探索 “老年教育+社会治理” 模式,构建 “银发议事厅”,引导老年学员凭借自身优势参与社区事务,调解矛盾、共商决策、帮扶弱者,为社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在太白湖新区,老年学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让 “银发” 群体的智慧与热情在社区中充分绽放,推动老年事业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