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第07版:

二十里铺街道

文明实践唱响文化振兴主旋律

■本报通讯员 王静

近年来,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群众需求,广泛开展志愿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党建引领下迸发出强大合力。

阵地建设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基础

街道秉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各村党组织书记任站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严格按照有场地、有标识、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有展示的“六有”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整合党员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各类公共资源场地,以“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成功打造一批集宣教、便民、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队伍建设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力

“我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老党员,平时我都带头参加村里的志愿活动,能够为建设文明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以后也会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把我们的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后屯村党员高宪福自豪地说。

在二十里铺街道,像高宪福这样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并不少见,不少村都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志愿服务的先行者、示范者,也展示了新时代党员风采。目前,实践所设有文化文艺工作者、医护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等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6支,38个行政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设有3个志愿服务队,累计招募志愿者近3600余人,志愿服务队队长每周都会在“志愿山东”线上平台发起活动,志愿者们线上打卡、线下参与志愿服务,并由此衍生了“山东落子+理论宣讲”“雏鹰课堂”“信用365”等深入人心的特色品牌。

机制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

街道积极健全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文明实践领导和工作体制机制、激励嘉许等制度。探索积分超市模式,鼓励各村从村级集体收入每年列支信用激励资金,接受爱心企业和人士的信用捐款、捐赠,设立本村志愿服务激励资金,以“志愿服务+信用积分”的形式,将志愿服务时长转化成积分。积分兑换超市设在村内,群众可直接用积分兑换,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生活。2024年度街道已开展107次优秀志愿服务表彰,表彰个人6300多人次,累计发放价值30多万元的奖励资金,让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实惠”。

2024-12-11 二十里铺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1067.html 1 文明实践唱响文化振兴主旋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