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建新 本报通讯员 盛超 赵文婧 摄影报道
在邹城市太平镇,一幅特色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太平镇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示范作用,以产业振兴为支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一区三带六产业”的发展思路,持续壮大食用菌、珍珠养殖、生态莲藕、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绘就了强村富民的新画卷。
食用菌产业撑起“致富伞”。在太平镇,食用菌产业一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强力引擎。利用传统的食用菌种植优势和塌陷区治理后的土地,太平镇通过完善配套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经营模式,构建了从研发、制种、智能工厂化生产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高标准打造了农产品加工及珍稀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智能恒温珍稀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和电商物流基地三大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建立“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的销售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使公司、农户和市场无缝对接,拓宽了食用菌市场销路。同时,注重提升产品创新力竞争力,深化与中国工程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培育名优品种。高标准建设的60座食用菌智能温控种植大棚,不仅大幅降低了用工量,更是将效率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比传统模式提高了约40倍。截至目前,太平镇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建成智能菇房23万平方米、珍稀食用菌养菌室3000平方米,年产值达10亿元,吸纳了周边村庄近4000人就业。
2023年,太平镇上榜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食用菌),利马菌业被认定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常生源生物、友和生物科技入选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太平镇的食用菌产业,在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生态莲藕敲开幸福门。太平镇皇甫新村依托邻近泗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自然优势,以“荷合为美”为主题美化乡村环境,以莲藕种植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了一片占地200余亩的生态莲藕种植基地。
为扭转以往集体经济薄弱的被动局面,2017年皇甫新村紧盯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成立莲藕种植合作社。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和邀请专家指导,莲藕种植技术不断完善,产量效益持续向好。2023年,太平九孔藕代表邹城市参加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农产品展销,生态莲藕品牌效应持续释放。为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皇甫新村积极研发创新,成功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莲藕辣椒酱,一经上市便广受好评,极大地提升了莲藕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响了“九孔莲藕辣椒酱”特色农业品牌。
这片绿意盎然的种植基地,年产量高达70余万斤,销售收入达120余万元,带动了村庄60余人就业。皇甫新村生态莲藕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供应,更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莲藕致富路,成为了太平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亮丽名片。
蔬菜种植激活新引擎。眼下正值“冬闲”时期,而在太平镇孙坡村,冬闲变冬忙,300多亩水果萝卜喜迎丰收,绘就致富好“丰”景。
近年来,太平镇孙坡村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党建、促振兴的关键环节,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枝繁叶茂。村集体通过流转600余亩土地建立了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萝卜、大葱、芹菜等十余种蔬菜。同时,基地按照“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理念以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本地村民100余人就业,预计年销售额63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60多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与群众致富的“同频共振”。“以前人闲地也闲,现在土地利用起来种植蔬菜后,不仅有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就找到事做,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孙坡村村民纷纷表示。
淬炼底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太平镇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科技支撑等举措,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活力,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未来,太平镇将持续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精准施策,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中走在前,集中各方力量共赴“镇”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