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七十八代孙、当代著名画家孔维克背靠孔府的一幅《孔府送福》,成为圣地约定俗成的吉祥图。孔子骨相融入人格化的福中,现圣灵瑞气。而他的胞妹薇薇君,竟也以写“福”为乐,渐成气候,携兄扮演泰山祖母左右的金童玉女,演神话中的“昭穆”景象。
玉树金果之慧根,亦缘自满襟勋章、抗美援朝立功的军医母亲,这位显贵家庭出身的共和国功臣的金字铭碑,近傍圣墓,魂在圣境。她的娘家亲侄黄亚洲,为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侄女黄亚瑟,人称“江南才女”,天堂杭州的书法名家。便是维克之后的女儿薇薇,也在声乐界美名远扬,却又因祖脉家风之顶托而意气风发,挥毫泼墨。
不得不归结于孔家族脉文德积聚太厚。初试剑锋的“薇福”,竟迸发银瓶乍破、水银泻地、一鸣惊人之华彩。书若其人,“福”若其歌的神仙走笔,竟是行云流水,潺潺漫漫。
她无需穷聚才情而气冲天灵,却以其登台一歌的本质美态美感,完成着书法的气发丹田,气韵生动、气态富贵、气度端庄,但文气却是饱满,冲顶得“福”之叶瓣片片张扬,福音揉发,金声玉振,与维克“福”之骨感对仗对映,阴阳相合而谓之“道”!
又有真善、真美、福相、富态的众说纷纭,亦有各界大家的溢美吟夸;至高赞美的是来自新版歌剧《白毛女》导演张奇虹后人,将“薇福”与著名作家曹禺的书法同框挂举,大夸“薇福”充满喜气、瑞祥。被大家美誉的“福”字,岂不是人间“大福”?■图为孔薇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