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席昊
近年来,邹城市郭里镇大力推进镇级党校建设,着力打通基层党员干部人才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该镇充分发挥阵地资源优势,整合镇老政府大院资源,建成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党校教室,打造开放式复古“红色书吧”,配备各类图书5000余册,供百姓进行阅读学习、休闲娱乐,党校周边配备建设了《郭里8000年》文化展馆、新华书店、大龙网跨境电商培育区。选取高李村清风苑、爷娘庙土陶馆、小微产业园等7处现场教学点,打造集家风家教、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特色阵地。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镇重点工作台账,以“众里寻你”党建品牌为引领,打造以党校办公室为引领,涵盖连心茶馆、青果驿站、红蓝橙驿站、老支书驿站等特色志愿服务站的党群融中心。配置专职工作人员10余名,设置红色志愿服务站,累计收集、解决群众诉求500余条。
深化“党校+基地”教学模式,吸纳各类志愿者50余名,组建文明“小喇叭”、党员“郭小二”、医疗“萤火虫”、巾帼“心伙伴”、老支书“红枫”等5支服务队,将教学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建立“党政领导+专业人员+致富带头人+基层先锋”的师资库,吸纳优秀党员、本土人才、专家等各类红色讲师60余名,制定“党建+农业+产业+综治+维稳+服务”的套餐式课程,培育技能人才,累计开展培训36场,受训党员达到1.2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聚焦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利用大龙网跨境电商培育中心,做强“土特产”文章。联动镇内李老头、独山寨农产品企业,积极开展“线上”直播带货、文旅推介活动,举办电商直播培训8场,累计销售额达到800余万元。绘好农文旅融合蓝图,将镇党校与伏陶非遗工坊、陈世酱园等场馆设施“串点成线”,打造集文化传承、研学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印(IN)·郭里”精品手造研学游路线,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共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