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碧源
梁山本无稀土矿产资源,2010年招引国内最大、技术领先的钕铁硼绿色稀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企业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稀天马”)落地,点燃了稀土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
在梁山县中稀天马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对废旧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固废物进行拆解,将里面的废旧磁材投放进回转窑炉,经过萃取分离、高温分解等工序,转化为高价值的稀土氧化物。经过工艺标准化升级、数字转型和绿色发展,目前从钕铁硼废料生产稀土氧化物的成品(纯度),已经实现了从99.9%到99.99%的转变。
“中稀天马是国内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以绿色稀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镨、钕、钆、铽、镝、钬等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年处理能力达到3.6万吨,年产能达到1万吨。”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说,“稀土氧化物产品在稀土二次资源回收综合利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综合利用能力,连续多年全国排名第一。”
中稀天马不依靠原矿,而是以“城市矿产”绿色稀土资源(报废汽车、电动车等拆解获得的废旧磁材)为原料,大大缓解了国家通过原矿获得稀土资源的压力。
为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实现要素减量化、资源再利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稀天马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全面优化系统环节,再造生产流程,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年节约水资源20万吨以上。余热回收年节约燃气量相当于标准煤1万吨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原矿生产同标准产品降低约60%,成为引领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行业标杆。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山东省稀土钕铁硼城市矿产循环经济基地、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50余项荣誉。
近年来,梁山县通过建设合规园区、强化要素保障、服务集成办理等系列措施,助力稀土产业从“无中生有”到“绿色蝶变”。“截至目前,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入驻稀土新材料企业5家,已形成集资源回收、稀土氧化物萃取、稀土金属及合金加工、高端磁性材料加工于一体的闭合绿色循环产业链条,有力拉动了工业增长。”梁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张猛说,2023年,梁山稀土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
依托中稀天马,梁山县先后引进4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为园内企业提供上游原材料。又相继招引南稀金石、烁成新材料、蒙稀新材料等稀土产业链企业入驻落地,为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研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梁山县通过与国内大院大所开展合作,以技术研发、委托研究、联合攻关、共建科研平台等方式,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目前,中稀天马成立了80余人的研发团队,与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人才团队开展合作,取得成果40余项,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民营企业是济宁发展的生力军,是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循环,做大做强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扩大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规模,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林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