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第05版:

“四下四访”走好基层善治之路

■本报通讯员 王婧

从开门接访让群众“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到入户走访让服务群众实现“零距离”;从镇村干部入户走访让“上访”变“下访”,到派出所警访、家庭医生随访、镇教办学生家访。梁山县马营镇创新运用“四下四访”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察民情、听民声、寻良策、解民忧的基层善治之路,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联合发力,走出创新路径。镇党委组织召开两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大走访”工作部署和复盘,围绕夯实党委委员包保管区、科级干部包保村级责任,镇村两级形成合力,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新老干部结合,走村入户开展工作,培养年轻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逐步将派出所警访、家庭医生随访、镇教办学生家访纳入大走访范畴,强化统筹协调、联动融合,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能。围绕“严真学细实快”,张开嘴、迈开腿,从与群众的交流中锤炼过硬作风,从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中实干担当。

全盘考虑,重点突出,走入群众心中。做好实地调查,聚焦各村存在的人居环境问题,如四大堆、黑臭水体等“随手拍”,实时反馈各村,做到动态清零。做好政策宣传,针对医疗保险、移风易俗、防范电信诈骗等政策,帮助入户干部用方言“土话”为群众关注的问题做好政策解读。做好暖心服务,提醒群众特别是独居老人、困难群体注意冬季用火用电安全,同时,摸清每家每户人口底数和社会关系,将在外人员登记在册。做好相关培训,采取入户培训和业务培训相结合,入户培训主要由党委委员和镇机关老同志主讲,培训入户的方式、方法,与群众沟通的注意事项。

坚持常态化,抓实干部作风建设。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改变群众有矛盾找上门、反映问题找上门、社情民意找上门的被动局面,通过主动走访,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推动工作,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做到情况掌握在心里、矛盾排解在镇里、工作推动在村里、党群融洽在家里。严明工作纪律,杜绝形式主义,坚决不走过场,所有参与人员均下沉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不摆拍、不敷衍,认真听取村民意见,耐心解答村民疑问,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做好阶段性复盘,由包保管区的党委委员召集,在走访期间、走访后分别复盘,总结经验,深挖细节,宣传典型。

2024-12-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0531.html 1 “四下四访”走好基层善治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