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首页
第03版:

无边光景一时新

——泗水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文化发展新高地

通讯员 纪冉冉 翟常森

近年来,泗水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首善之区、文化强市”的部署要求,以列入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核心区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道德提升工程,梳理和萃取儒家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打造“儒风孝道之乡”。

儒学教育 深化普及

2013年初,泗水县以家庭孝道建设为突破口,试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弘扬儒家文化。几年的时间,乡村儒学讲堂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建成讲堂300余个,受众20万余人次。探索合理的“乡村儒学讲堂”管理模式,发挥各村村干部及有兴趣爱好、热心公益事业人士的作用,管理维护基础设施,牵头组织讲堂活动。进一步健全“1+X”讲师队伍建设机制,壮大讲师志愿者队伍,建立乡村儒学讲堂师资库,定期开展儒学讲师培训,提升讲师授课水平。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讲师课件、授课情况进行评价,评选“讲堂名师”“优质课”,予以表彰奖励。拓展授课内容,开展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制教育、健康养生、老弱妇孺权益保护等方面知识的宣讲。“乡村儒学讲堂”已成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农村文化的“综合体”,社会治理的“润滑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乡村儒学现象”,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开设“乡村儒学讲堂”的村庄里,去讲堂听课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渐渐取代了歪风陋习。乡风、家风、民风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把“乡村儒学讲堂”的成效概括为5个“少”:村里不孝顺的少了,骂街闹架的少了,偷东西的少了,乱倒垃圾的少了,喝闲酒、没事找事的少了,他这个书记也好当了。

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泗水县在乡村儒学讲堂建设的基础上,深化拓展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在城区,开办广场儒学讲堂,由“儒风孝道”志愿者宣讲团进行开放式宣讲;在社区,开办圣源公益国学大讲堂,重在培养本土儒学讲师和国学爱好者;在学校,开设国学课堂,编发德育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企业,开展“厚道儒商·泗水儒学讲堂”,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在家庭,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系列主题活动,文明家庭创建不断深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泗水大地蔚然成风。

构筑平台 焕发活力

泗水县积极构筑四大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日常生活和城乡发展。

互动展示平台:先后建成儒孝文化体验馆、儒孝文化展馆、历史文化展馆,充分展示泗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儒风孝道之乡”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建设1000多平方米的洙泗学堂,举办书法公益培训、小作家传统文化课堂、青少年国学夏令营、“国学大会”海选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儒家爱好者进行学习交流的主要平台。儒孝文化展馆被确定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儒孝文化体验馆被确定为山东省敬老文化教育基地,“洙泗学堂”被确定为济宁市理论宣教基地和首批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卞国博物馆、仲庙、中共曲泗工委旧址纪念馆(钱杰东故居)等平台建设。

城乡建设平台:将儒家经典文化融入景区景点建设和城乡规划建设,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街道、主题公园,先后建成伏羲公园、舜帝广场、兴儒公园、华胥公园、泗水滨传统文化体验区等传统文化主题公园,加快推进等闲谷艺术小镇、尼山圣源国学小镇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扎实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四年行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遗产,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示范村居。厚植生态引领优势,推动山水治理、人文景观打造与儒家文化注入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泗河文明带,将始祖文化传说、孔子游学布道、诗仙李白登临等文化元素融入青龙山、龙门山、凤仙山和雷泽湖、华胥湖等山体水体的保护利用。

文艺创作平台:紧紧围绕“四个讲清楚”,以儒学研究阐发为重点,开展儒家文化、仲子思想、泗河文化、始祖文化、陶文化以及砭石文化等特色文化研究挖掘,讲好“泗水故事”。开展专题研究,开发《天之木铎》《先师孔子》《从优秀传统谈文化自信》等相关课题;启动实施共四卷总计100余万字的《泗水文史精粹丛书》编撰工作;广泛开展镇村志编修,加强名镇名村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坚持开门修志,完成《卞里志》的调查征集引进工作,有计划地整理出版《泗水县志》《泗水县乡土志》《泗志钩沉》等旧志集成;发挥县文联和县书法、美术、作家、摄影等协会作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推出《背公公》《五个媳妇争婆婆》《孔府在民间》《仲子传》等一批具有泗水特色、底蕴深厚的优秀文艺作品;拍摄制作以泗水孝亲人物刘庆民、陈长青为原型的微电影《坚守》《天使》,历史人物题材微电影《仲子》《卞庄子》,《儒陶》《鲁柘砚》《砭石》《乡村儒学》《微公益》《核雕》等系列文化短视频。

对外交流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传播格局,提升“洙泗文化”影响力,打造“文明摇篮·圣源泗水”外宣品牌。发挥尼山圣源书院平台作用,联合国际儒联、国家汉办、台湾中华孔孟学会等机构,继续加强与港澳台、欧美等地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新儒学论坛、乡村儒学与乡土文明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高层儒学研究交流活动20余次,600多名海内外学者在尼山论道,成为推动泗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配合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办“世界华人华侨教师之家”,建设儒家文化普及高地。

道德滋养 践行文明

泗水县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和家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一是深入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涵,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规范,建立健全各类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规范。二是深化主题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手抄报大赛,共征集作品800余份,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60件、优秀奖50件等;开展“中华文化传承·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春节、元宵节开展新春赏灯会、迎春晚会、“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等;“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家是最小国”主题活动,包括“最美家庭”评选、优秀“家风家规家训”征集等;清明节开展“祭英烈·中华魂”主题活动;4·23世界读书日开展“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包括世界读书日演讲比赛、“读论语·拜夫子”活动、经典诵读、“书香少年”评选等;“五四”青年节开展“正青春·敢担当”系列活动,包括“国学达人”比赛等;文化遗产日开展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推动形成学习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的热潮,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大力选树道德典型,健全完善先进典型的发掘培育、宣传推荐、激励褒奖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评选活动,培育一批示范单位、示范村居,评选一批道德模范、泗水好人,“圣源泗水好人多”的品牌更加闪亮。

站在新的起点上,泗水县将以曲阜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让穿越时空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让古老而又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的凤凰涅槃!

乡村儒学讲堂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第二届苏鲁公益国学夏令营在暑期成功举办

2019年泗水县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儒孝文化展馆开展

美丽的等闲谷艺术粮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宣讲活动在泗水启动

讲师志愿者培训开班仪式

录制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堂

“读论语·拜夫子”活动总决赛

孩子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声表达对祖国的爱意

电影《卞庄子》正在拍摄中

2019-10-28 ——泗水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文化发展新高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966.html 1 无边光景一时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