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第01版: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工程审批加“数”跑

——我市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本报通讯员 杨帆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科技赋能行动,以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改革促进工程审批质效提升。

构建数字化审批体系

统一规范审批事项要素,调整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各审批事项基本要素和办事指引,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等76个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申请表单、申请材料、审查标准全市统一。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36个审批事项全面应用电子证照。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根据系统指引,通过在线填表、信息勾选、电子签章后通过系统智能审批,即可完成审批获得电子证照。生成后的电子证照数据同步归集大数据证照库和工程审批系统企业云盘永久保存、随时调用,有效提高审批时效性。

全面上线企业法人电子签章功能,企业线上填报无需提供纸质申报材料,在填报电子表单后,只需调用“爱山东”App扫码识别,即可自动加盖企业电子印章。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免去企业报送纸质材料再跑一趟的烦恼。

实施工程项目审批系统数据共享交换标准3.0,梳理配置全流程审批事项、电子表单,实现审批事项要素数字化提升,省、市、县三级数据实时共享共用,大幅提升数据处理效能。今年已核发电子证照738个,共享调用数据13500余条。

打造智能化审批系统

优化系统用户界面UI设计,引入简约风扁平化设计理念,优化版式效果、重塑信息结构。调整后主页面配置申报指南、智能引导、项目申报及“一件事”专区等核心办事模块及城建档案、多图联审等跳转按钮,形成界面布局更清晰、信息层次更分明、操作更便捷的全新用户界面。

在工程审批系统主页上线AI智能引导模块,申报企业只需按照系统指引勾选项目类型、建设性质等基本信息后,即可自动得到项目专属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全面掌握项目全链条审批办件情况。

取消预审征求意见环节和合并现场勘验环节,打破审批证照前后顺序限制,企业可按照AI智能引导同步勾选多个审批事项,实现多个事项联动办理,进一步减少部门内部信息流转、人员操作用时,提升线上智能化审批服务水平。

在前期连接施工图多审合一管理系统、城建档案管理系统等基础上,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公用服务系统等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将有关审批监管事项纳入工程审批全链条管理。企业申报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事项无需提供互通系统纸质材料,审批结果同步推送互通系统,自动提醒企业办理互通系统有关事项,实现系统间数据智能化联通共享。

创新便利化审批模式

实施“高效开工一件事”改革,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消防设计审查、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排污许可等项目开工的8个审批事项,实现线上办理“一个专区、一张表单、一次申报、一站办齐”。深化数字赋能,开发“智慧综合表单”,实现事项勾选自动生成电子申请表单、自动录入历史信息。改革后,项目单位仅需在“高效开工一件事”专区1个窗口提交1套18项材料,即可同时申报8个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按照网上联办的原则,在工程审批系统创设“市政设施(道路挖掘修复)一件事”办事专区,申报单位只需在专区勾选拟申报占用挖掘类型即可线上发起办理,由审批部门牵头召集市政管线有关部门、专营单位对外线接入开挖点进行申报核实。对于需要同步敷设的,共享施工沟渠,同步开挖、同步安装、同步回填,避免重复开挖,减少施工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施工扰民。实施联合踏勘,变“分头看”为“组团看”。在办理外线接入审批过程中,行政审批部门组织城市管理部门及市政管线有关部门、专营单位联合上门对接,共同踏勘现场,实时跟踪指导。

实施“水电气暖信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打通国家电网、华润燃气等专营单位业务系统,在工程审批系统“水电气暖信联合报装一件事”专区填写一张表单,实现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广电等报装事项的线上一站式办理,解决建设单位分头、多次申报和专营单位分别办理的难题,实现7件报装需求无差别办理。

2024-11-25 ——我市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9127.html 1 工程审批加“数”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