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4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涵盖了由生育到托育、教育,由医疗、住房到就业等多个环节。
观点提要: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人口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加深,优化生育政策、强化服务支持十分重要和必要。生育支持政策涉及方方面面,找准发力点,让育龄家庭有获得感,十分关键。生育不仅有直接成本,也有间接成本及机会成本,针对问题精准施策,才能对冲成本、减少后顾之忧。当前,不少地方通过强化医疗保障、增加补贴等政策举措为生育护航,既可行也必要。不过,如果进一步放宽视野,就能发现更多努力空间。保持合理的生育水平、维持平衡的人口结构,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地各部门继续完善落实生育支持措施,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以更精细的政策措施托举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让更多人敢生育、愿生育。
落户“降门槛”为发展赋能
11月21日 《广州日报》 庹亚男
背景:新增安居乐业、投资纳税两种入户类别,放宽引进人才和政策性入户条件,优化积分制入户方式……近日,《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修订稿)》发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观点提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人,就有了生产力、消费力、创造力。经济学上著名的“用脚投票”理论认为,哪个地方提供的公共产品最符合偏好,人们就会在流动中“用脚投票”,选择最适宜自己发展和生活的地方去居住。而链接人与城市公共产品的重要桥梁,正是户籍制度。如果把人口流动想象成江河,那么户籍制度就相当于大坝闸门。于个人而言,达到落户条件才能“奔流入海”,拿到优质生活的入场券,享受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于城市而言,更多人落户,意味着更多不同背景、技能的“水流”涌入,市场活力、经济动力、发展潜力都将随之激发。从这个维度看,广州放宽落户条件,意涵深远。一者,不拘一格降人才。二者,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三者,稳定房地产需求。当然,为落户“松绑”仅仅只是第一步,人口、人才流动是“用脚投票”的,大城市能否“抢”到人、留住人、消化“人口红利”,关键还看就业机会、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城市有多优秀,人才就有多向往——这是不变的规律。
“缓扫落叶”也是一种温情
11月20日 《北京日报》 雨馨
背景:黄叶轻垂、丹枫飘锦、残荷摇曳……初冬已至,秋日韵味渐行渐远。为了留住京城秋意,北京很多公园采取缓扫落叶措施,延长市民赏秋时间。
观点提要:过去,满地落叶被视为“垃圾”,为减少火灾隐患,保证街道美观,城市环卫工作也奉行“片叶不留”。急扫落叶确实维持了环境整洁,却也让城市少了几分自然生趣。近年来,面对市民“留住落叶”的呼声,缓扫落叶渐成新风。“披上金装”的银杏大道,随处可见人们驻足拍照的身影;沿着溪河漫步,彩叶树与古松相互映衬……“手下留情”,落叶成景,不仅为城市生活增添了风景线,也凸显了环卫工作的人文升级。当然,“缓扫”不代表“不管”。对于不同区位、场所的落叶,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差异化措施。缓扫的是落叶,留下的是风景,善待的是自然。当城市开启现代化,人们对自然四季的感知被冲淡,春芽、夏花、秋叶、冬雪,这些寒来暑往的自然景物,也变得珍贵起来。这些年,随着生态宜居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将自然韵律纳入治理维度,致力于强化城市与自然的联系。斑斓落叶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诗意生活的载体。用心呵护自然之美,我们的生活也会愈发有滋有味。
别被自媒体牵着鼻子走
11月20日 《南方日报》 默达
背景:近日,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了一个治理课堂纪律的“好方法”,即让不遵守纪律的孩子戴上“小蜜蜂”,引发网友关注。而后,该账号再次更新视频称自己“被投诉后迫于压力离职”,激起巨大争议。当全网争论是非时,一小部分网友已经开始求证事件的真伪,也有多所学校就之前发布的类似视频作出回应,称只是拍段子,已征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同意。
观点提要:是摆拍还是事实?此人究竟是不是老师?尚无定论。但不少网友已经厌倦了——前有“秦朗巴黎丢作业”消耗了太多的社会信任,再有“网红医生自编自导救人”致账号被永封,最近又有“8个瑞士卷怎么分”挑起群体冲突、“货车撞劳斯莱斯”有摆拍剧本的嫌疑。不难发现,无论是否坐实“表演”,这类视频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戳中社会痛点,撩拨情绪共鸣;刻意制造话题,扰乱传播秩序;不分青红皂白,激起价值对立……当网友们义愤填膺地代入后,若突然发现是假的、是剧本,很难不感到自己“被耍了”。递出“小蜜蜂”或许是一个博关注的“好方法”:对老师而言,课堂收获了安静,自身收获了流量;对媒体而言,话题蹭到了热点,也省出了求证时间。然而,“小蜜蜂”既是话筒,也是责任:老师手中的“小蜜蜂”本是为了扩大音量、教书育人;媒体手中的“小蜜蜂”也应该用来报道真相、理性发声。
(集纳 闻道)
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