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第03版:

线下“只进一门” 线上“一网通办”

■本报记者 梁琨 本报通讯员 袁进

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相关事一站办”……近年来,任城区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充分整合线下场所与线上平台的功能与优势,通过细分领域、优化升级、服务到家等措施,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档升级,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办事的多元化、便捷化、高效化。

场景拓展 体验更丰富

“真的太方便了,当天就把所有证照都拿到了,这下就能开业喽!”家住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的李女士最近想开一家蛋糕坊,对证件办理并不了解的她犯了难。

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便指引李女士到“一件事”专窗。在服务专员的全程指导下,李女士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并提交了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申请材料。很快,李女士就领取到了各项证照,她也成为二十里铺街道首个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服务高效办理开店手续的经营者。

无独有偶,宋喜记周酥生烘焙店的经营者周先生也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很快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前在这边开餐饮店需要跑很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要填写一张表单就办理完了所有手续,特别省时省力。”周先生说。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推进餐饮店开办审批提质增效,任城区推出“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服务,将开办餐饮店涉及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登记)、营业前消防验收、户外招牌设施设置等事项一并办理,实现“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同勘验、一并出件”,线上线下双融合、一体化集成服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任城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121个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的线上运行。

送“码”到家 服务更温暖

“本以为在窗口办理就很便捷了,没想到咱工作人员还能把服务送到家里来,真是太贴心了。”刚刚办理过经营手续的残疾人陈女士感慨道。

为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李营街道积极探索,在传统“帮办代办”的基础上,坚持流程再造,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新模式,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到更有温度的审批服务。

他们组织人员深入开展以“服务到企业、服务到社区、服务到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服务,利用“李刻办”二维码,通过实打实的上门服务、面对面指导帮助,方便广大企业、群众高效获取相关事项的办理流程,近4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家门口办理。

不只在李营街道,观音阁街道银都小区的居民也切身体会到在家门口办理的便利和贴心。

听说小区物业广场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一大早,小区的不少居民就跑去看个究竟。原来,这是观音阁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联合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组织开展的进社区活动。

观音阁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在人口密集的银都小区开展“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摆摊设点”,向群众讲解不动产登记政策和网上办理申请流程,现场为群众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房产证换发不动产证书等相关业务,让群众享受到“足不出户”的政务服务。

集成办理 办事更高效

“高效服务为我们缩短的这十几天时间,就相当于实现了二三十万元的营业额。”最近,山东辰欣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董翠平来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新开设的三家药店办理相关业务。令她没想到的是,开这三家店所需的十几个证照,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全部办理完成。

今年以来,任城区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通过线上“一窗通”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与线下“企业开办专区”的集成办理,将原本繁琐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七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环节,实现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务以来,相关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减少60%,办理时限压缩了80%,办理流程也简化了40%。截至目前,已有1.6万余户企业享受到高效服务。

从“多窗口、多次跑”到“一窗口、一次跑”,从“现场办、排队办”到“掌上办、就近办”,如今,在任城,越来越多的“一件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便利和温暖。通过走心服务、数据共享和技术创新,一个高效、阳光、规范的政务服务生态环境正在任城温暖呈现。

2024-11-1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8385.html 1 线下“只进一门” 线上“一网通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