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第01版:

济宁经开区

创新审批信用机制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杨冬梅)今年以来,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探索审批服务信用机制,对市场主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创新打出“红黑榜、双告知、免核查”组合拳,加快建设“诚信得便利,失信受制约”政务服务领域信用体系。

以公示为抓手,预防事后“纠改难”。通过晾晒方式营造氛围,2024年度已推出3期大厅“红黑榜”,将信用建设挺在前。对荣登诚信经营红名单的开展点赞积分,给诚信经营树立榜样;对记入信用承诺风险名单的要求接受监督,对试图欺骗登记行为予以警示;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进行公告曝光,对严重违法失信者形成舆论压力。通过源头高质量审批,引导申请人依法依规报批,支持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经营,打造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氛围初见成效。

以上门为契机,创新事中“双告知”。通过“蒲公英计划”派员参与开展驻村帮扶、助企攀登。联合相关部门单位,依托“经心服务”流动工作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政策上门、现场预核验和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利用上门契机延伸服务800余次,创新落实了“全生命周期双告知”。通过对市场主体承诺践诺开展评价告知,同时将相关情况抄告主管监管部门,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市场主体承诺践诺和相关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形成从政务大厅到企业现场和监管部门的全流程信用闭环管理。

以系统为支撑,择优事前“免核查”。在审管互动系统数据回传基础上,结合承诺践诺情况建立信用管理一企一档。在保障信息安全前提下,将区级信用等级查询接口嵌入“一窗受理”系统,双管齐下,形成完整的“信用核查+信用服务+信用审批”工作闭环,将“信用审批+免核查”模式推向食品经营全业态,保障“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生根。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只需输入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系统便能自动查询关联“红黑名单”信息和信用评价等级。对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认真落实审批改备案,对食品生产新设和变更的积极开展现场预指导,对声明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经营项目减项或者未发生变化,申请变更或者延续食品经营许可时,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实行“承诺即发证、事前免核查”。今年以来,当场作出准予变更或者延续食品经营许可110余次。

2024-11-19 济宁经开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8378.html 1 创新审批信用机制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