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徐斐)11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检验检测工作相关情况。
据介绍,我市认真落实“民用四表”、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电子计价秤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强检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强制检定各类器具16万余件,减免强检费用1913万余元,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聚焦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等突出问题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对学校、医院、超市、农(集)贸市场等场所电子计价秤加大检定力度,有力保障了市场公平;持续开展“手机变砝码”惠民计量活动,使用检定合格的电子秤对消费者手机进行称重测量,为手机粘贴统一定制的重量标签,方便消费者维权;通过举行“检验检测进社区、服务民生零距离”等活动,科普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计量知识。
为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市市场监管局按照2024年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紧紧围绕日用纺织品、农资产品、建筑装修材料、学生服装等社会关注度高、质量风险性强的产品开展监督抽查; 9月底赴疆开展为期5个月的新疆监管棉公检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棉花公证检验2161批次9.3万余吨,有力推动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市场监管局深耕电磁兼容、可靠性环境、光学、材料分析等高端专业领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验检测、分析研发、产品校准、认证服务等综合型科技服务。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就照明电器产品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企业产品得到国内认可;与TUV莱茵和SGS就光幕和激光雷达产品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企业产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资格,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并且打破了国产二维激光雷达出口欧美的限制。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技术先行,经省市场监管局批复,同意依托半导体中心筹建山东省医用照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将重点突破医用照明产业关键工艺和测量测试技术瓶颈,为我市医用照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