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印东 盛斌
10月15日下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举行“我奋斗、我精彩”岗位建功先进事迹报告会,来自全国国防动员系统的9名典型代表先后作先进事迹报告,鱼台县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原武装部长张学芳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报告团唯一的一名专武干部,张学芳代表全国专武干部走进北京主会场,深情讲述“专心为兵、矢志精武”的感人故事,在全国国防动员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穿军装是张学芳儿时的梦想。参加工作后,她常常为没有成为一名军人而遗憾。幸运的是,2013年2月,张学芳被任命为鱼台县县直机关武装部长,这是全县有史以来唯一的女部长。张学芳深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专武干部,必须做到把岗位当成战位看,把职业当做事业干。2013年4月16日,张学芳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民兵应急连2个小时内在县人武部集合点验,可距离预定时间越来越近了,人来的还不到四分之一。她心急如焚,挨个打电话催,结果不是说有事,就说走不开。看着这支编在“花名册上的队伍”,她呆在了那里,别说打仗了,就连有什么紧急任务都拉不上去。
这件事让张学芳为之清醒。基层专武干部这个职务虽不高,但责任重千钧,在这个岗位上没有功就是过,没有作为就是不作为,自己不但不能染上和平病,还必须为自己注入打赢的基因。张学芳决定从编兵整组这个老大难问题入手,先后到人事、编办、民政等部门查数据,摸清了退伍军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实情况,带着分析好的人员数据到单位找人。这期间她吃了不少“闭门羹”,有的表态好,就是不落实。对此她敢于较真碰硬,专门召开辖区内民兵整组工作现场会,让每个编兵单位现场发言亮家底,当场签订军令状,实现了民兵队伍由“纸上谈兵”到“召之即来”。
队伍组建后,为了能让这支队伍尽快形成战斗力,张学芳和这群男爷们一起训练。她与民兵一样站军姿、走队列,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训练场上她总是第一个出现。最让张学芳难忘的是一次组织跨越高空断桥的训练,需要爬上8米高台,跨越1.4米宽的断桥。当时大家都在训练场站着不动,有的说血压高,有的说有恐高症,有的说害怕不敢上。看到这个场景,她作为带兵人,决定给大家做个示范。说实话张学芳也恐高,心里直打怵。当时她是硬着头皮第一个爬了上去,等她站上高台往一下看的瞬间,她的两腿直打哆嗦,浑身冒冷汗。这时张学芳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她,此时她如果打退堂鼓,就没人再上来了,想到这里张学芳一咬牙,纵身一跃跨了过去。就是这不同寻常的一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民兵队员说:“张部长一位女同志都这样训练,我们还有啥说的!”从那以后民兵训练没有一个缺席的,组织演练没有一个请假的,比武竞赛没有一个叫怂的,当年就在上级的考核中拔得头筹。很多了解这件事的同志都对张学芳的表现给予点赞,她自己也深感自豪,因为这其中既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也有“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风采,更有张学芳对专武干部这个岗位炽热的情怀!
张学芳懂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专武干部,只有树立新思想,才能实现新作为。在工作实践中,她感觉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就要敢于直面新形势新情况,用新思路破解新问题。就拿征兵工作来说吧,年年搞,怎么能抓的更有利更有效。传统的征兵宣传方法对新时代适龄青年的吸引力不强,缺乏感召力,于是她萌生了拍摄微视频创新征兵宣传的想法。以鱼台县一家祖孙三代当兵的故事为原形,她着手改编成剧本《好男儿去当兵》,演职人员都是当年报名应征的适龄青年,她也在微电影中本色出演了武装部长。视频在网上播出后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在征兵现场出现了父亲陪着儿子报名、爷爷送孙子参军的动人场景。今年5月,该视频还被推送到《学习强国》上进行展播,赢得好评。
张学芳还注重在工作中用好科技手段。这几年她建起了一个电子档案,辖区官兵和适龄青年的情况都在这个档案里一目了然。有了这个新平台,辖区官兵有什么困难她都能及时去处置,哪个军人家里有什么烦心事,她都能随时去解难。去年9月,张学芳带队到安徽某部进行回访新兵,听说新兵王新宇由于想家不想干了,她没有直接找他做工作,而是打车到30公里以外的县城,自费购买了蛋糕、月饼和水果。晚上当王新宇走进房间时,张学芳和他的新战友们一起为他唱起生日歌。张学芳是通过电子档案了解到那天是王新宇生日的,王新宇自己都忘了。他流着眼泪激动地说:“我就是这段时间想家了,你连我的生日都能记住,你就是我的亲人,我一定在部队好好干。”今年春节,张学芳收到了100多条特殊的祝福短信,全部来自这些年选送的兵。看着这些滚烫的文字、真诚的言语,瞬间张学芳感到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