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水县人民法院泉林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在前端预防中“求先”,在诉服理念上“求便”,在乡村善治中“求合”,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性化解,让“小法庭”发挥“大作用”。
在前端预防中“求先”。泉林法庭坚持把源头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作为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针对辖区内多发的涉土地承包经营、婚约财产、民间借贷类纠纷,组织法庭干警分析类案数据,总结共性问题及化解方法,形成工作报告,定期向辖区党委政府通报。对于苗头性的重大敏感案件、“民转刑”案件加强预警,围绕矛盾成因、潜在风险、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排查,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及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发展变化,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向辖区党委政府提出预防和化解纠纷的合理化建议,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先后在华村镇城子顶村、泉林镇青龙庄村设立“无讼村居”调解工作室,配备专业法官和法官助理,制发便民联系卡,开展矛盾纠纷前端排查、诉前调解等工作,引导村民自愿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纠纷,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在诉服理念上“求便”。泉林法庭秉持“如我在诉”意识,在审判理念上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持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积极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充分释放司法效能,以理念之“变”谋求人民群众获取司法服务之“便”。中草药种植是华村镇北庄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土地流转经营十分普遍,因土地流转不规范而引发的矛盾也时有发生。泉林法庭组织人员到北庄村现场进行土地勘验,进一步查明案情,将巡回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门口,并邀请当地村干部参与调解,组织农户代表参与旁听,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庭审过程,加深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在乡村善治中“求合”。“感谢法院,给咱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事人眼含热泪将锦旗送到承办法官手中。2023年11月,原告在家门口附近玩耍时,被突然窜出的猎狗咬伤,原告受伤后到医院进行救治,后经多方查找,发现两被告系猎狗的饲养人,双方对赔偿事宜分歧较大;原告家人遂将被告诉至法院。在了解案情之后,承办法官为有效避免矛盾升级,启用庭所联动解纷机制,邀请辖区司法所联动开展调解工作,化解了双方分歧;被告表示愿意赔偿原告的合理损失,原告也表示愿意在赔偿数额上作出让步,诉前化解了矛盾纠纷。泉林法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与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的协同合作,以庭所联动为支点,推动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联合村干部、网格员、乡贤、老党员等优质基层解纷力量,逐步形成“庭所联动+N”的多元解纷格局,以法治“善为”赋能乡村“善治”。
近年来,辖区内诉前调解成功率保持在30%以上,诉讼案件数量大幅下降,涉诉重大敏感案件、“民转刑”案件“0”发生,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讯员 梁磊 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