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第03版:

“以文扩绿”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闫景沛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调节服务、物质供给、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而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关键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通过三大核心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赋能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是“修复力”:文创营造促进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有待环境治理的杂荒地、旧矿山、老村庄、废坑塘等,通过绿地景观、文旅景区规划建设,实现“点土成金—扩绿增绿”式生态修复;通过数字创意、文创消费、研学体验等业态布局,腾退老旧厂区落后产能,优化区域环境,实现“腾笼换鸟—低碳减污”式生态修复。使自然资源获得调节服务价值。

二是“内涵力”:文化阐发促进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农、林、牧、渔等特色生态产品,借由品牌创意、直播带货等环节,将文化特色元素和生态特质信息融入产品包装、品牌和消费场景,提高生态产品文化附加值,以文化附加值带来的高利润优化生态供给资源的利用效益,释放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的多元价值。

三是“体验力”:文旅体验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本身具有优美自然条件、良好自然资源、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区,如山区、湖泊、湿地等,进行规划设计、文旅开发,从生态旅游产业得到的收益又反哺生态环境的再美化,释放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

“以文扩绿”赋能济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有三个方面:

以“绿地空间”规划营造释放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各县区废旧厂矿创意运营,规划设计文创产业园、工业研学、数字经济集聚区等新业态,助力腾笼换鸟、生态更新;摸排全市废旧坑塘、滩涂、采煤塌陷地等空间,发展湿地园林、大地艺术、野趣露营,促进相关区域绿化美化,推进生态调节能力修复。

以“土特产”创意营销释放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梳理我市农、林、牧、渔优质生态产品的生态特色和地域特色,将产品背后的水土优势、生态特质和蕴含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融入生态产品包装、品牌和消费场景,打造原产地品牌形象,策划生态场景直播带货,深度提高我市生态产品文化附加值。

以“生态文旅”观光经济释放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特色与人文特色相结合,依托各县区湖泊、湿地、山地等优势,发展地质公园、露营基地等生态观光项目,尤其重视深挖山川湖泊文化内涵,讲好济宁山水人文故事,打造富有孔孟之乡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旅新模式,形成济宁文旅新名片。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本文系2024年度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4JSGX091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济宁市重点软科学项目2023JNZC150阶段性成果)

2024-11-1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7736.html 1 “以文扩绿”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