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的怀抱中,泗水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悄然绽放出一朵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以片区党委为引领,成功创建山东省第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龙湾湖,这颗镶嵌在泗水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碧波荡漾、山水相依的绝美景色,成为了泗水县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泗水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龙湾湖周边资源的独特价值,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打破行政壁垒,整合全县之力,形成发展合力。为此,他们成立了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指挥部,下设多个工作专班,确保各项规划能够一盘棋推进,高效协同。片区党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构建跨镇域、跨村界的片区党委体系,积极探索村党组织领导下集聚各方资源、抓好乡村运营、壮大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探索出了多条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这种创新的组织模式,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
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泗水县敢于先行先试,在山东省内率先探索出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等方式,吸引了一批大学生、企业家、专家学者、创业团队成为“合伙人”,他们带着资金、技术、理念等要素,与当地政府、企业紧密合作。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成功落地,更是为泗水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清华大学的智力支持和资源整合,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在规划设计、产业发展、产品设计、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引资、引智是泗水县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关键。在引资方面,他们积极对接周边知名企业,引进了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产业项目,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引智方面,则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立专家智库等方式,不断提升当地干部群众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这种“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如今,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已经成功创建为“齐鲁样板”,这里不仅自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还涌现出了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项目。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幅幅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刘项清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鲍清华 刘凤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