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工作新局面
11月7日 《南方日报》 评论员
背景:11月5日至6日,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观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社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展和农村地区“空心化”等,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问题;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更高,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日益多元,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互联网和新技术普及应用,社会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破解。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夯实国家治理基层基础,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要扛起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主动作为、协同联动,形成做好社会工作的强大合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守护文化遗产,让文明薪火永相传
11月7日 《北京青年报》 罗建华
背景:11月4日下午至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考察。在孝感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
观点提要: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载体。透过它们,文明源头有迹可循,历史面貌清晰可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在地方考察时总是不忘调研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反复叮嘱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文化遗产保护关乎坚定文化自信,关乎彰显中国精神。通过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只有不断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它们背后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好呈现出来,拓展人们感知历史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才能令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甲骨书简上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在经史子集里激荡经世致用的情怀,在水墨丹青中品味宁静致远的风韵……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越能从中汲取精华和智慧、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越能在更高层次礼敬中华文明、延续文化基因。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花钱进国企”骗局为何屡屡得手
11月7日 《广州日报》 谭敏
背景:公安部近日督办了一起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特大系列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以介绍去国企、央企和党政事业单位工作为由,诈骗应往届高校毕业生超过400名,涉案金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目前,这一团伙的20名核心骨干成员已全部落网。
观点提要: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国企、央企和事业单位更被许多人视为“铁饭碗”。然而,正是这份对稳定工作的渴望,让一些求职者掉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正所谓“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种全流程造假的求职骗局,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其实就是因为一些人对于“花钱找关系就能办成事”深信不疑,给犯罪团伙提供了可乘之机。甚至于一些受害者从来没有去核实过招聘的真实性。更离谱的是,一些犯罪嫌疑人还是被害人的亲戚朋友,也正是这样,才让信奉“关系学”的求职者精准落入骗局中。事实上,“公司宣称花30万元就可以安排入职湖南某国企正式编制,交完钱后却变成了劳务派遣”,“花几万元可‘内推’进中粮、头条等名企入职?大学生们花了冤枉钱”等类似新闻屡屡爆出,已然说明“内部资源”压根就不靠谱。越是大公司,其招聘流程就越公开透明规范,求职者千万别抱着靠关系、走捷径的心态轻信骗术。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也需及时亮剑,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就业市场,让求职骗局无所藏身。
所有“硬核国货”都与你我有关
11月6日 《北京日报》 田闻之
背景:今年的“双11”正在进行中,而“最硬核购物车”已然出炉。某电商平台上,20件来自国资央企的大国重器隆重“上新”,产品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或为“全球首个”“国内首个”,或为“全球之最”“国内之最”,热度爆表。
观点提要:在很多人的朴素印象中,科技尤其是高精尖技术发展往往遥不可及。事实上,高端科技赋能民生才是一种日常。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几度往返,带回来的太空种子培育出的水稻、辣椒、西瓜,让消费者尝了鲜,并给予未来农业无限想象空间;从“天外”到“身边”,基于中国北斗技术的短消息搜救腕表、水稻无人化智慧农场、精度可达5厘米的无人驾驶清扫车等产品迭出,催生一批经济新模式。事实证明,那些酷炫的科技“能上天”也“能落地”,一直在积极推动社会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丰富。所有的“硬核国货”,都与你我有关。高端前沿技术不断落地转化、惠及民生,乃科技发展的规律。特别在我国,科技创新的宗旨即服务于人,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探索高精尖技术的“无人区”,向未知的蓝海进发,既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也必会与千万个你我相联。当然,民用产品用户量大,操作门槛不能太高,成本造价更加敏感,助力高精尖技术“下凡”,需要做好一系列衔接配套工作,才能让大家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集纳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