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一些曾藏之名山的古籍,走入“寻常百姓家”,是数字时代的新气象。前不久召开的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上,12家古籍收藏单位新增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085部(件),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增至13.9万部(件)。
观点摘要:加快把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数字化,要做好人机协同、挖掘两方面的潜力。在整理古籍方面,人工智能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可以进行识别、排序、校对、结构整理等,准确率非常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核校,就能大幅提高古籍整理出版的效率和质量。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让更多爱好者有了参与古籍整理的渠道。把人工智能处理过的文本,通过古籍整理平台分包给具有相关知识的人进行审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数字化不仅能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古籍,也降低了其阅读门槛。
文化的力量,在于浸润人心。以数字技术开发古籍,创作生成新的文化作品和产品,反映当代人的情感与生活,才能让古籍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华文化典籍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源泉。做好原生性保护的同时,不断加快数字化进程,定能让中华古籍资源存得住、找得到、读得懂、用得好、传得广,不断延续生命、焕发时代光彩。
优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11月4日 《经济日报》 管培利
背景:今年的地方旅游市场持续火热,不少以往并不知名的景点迎来热潮。在传统景区和业态的基础上,各地也不断丰富形式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路线,推出新产品,吸引广大游客,做好增量文章。但是,在做增量的同时也要牢记强基础,在积极丰富新场景、发展新业态的同时,要始终盯紧服务环节,注重对旅游服务尤其是基础性旅游服务的关注和提升,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以适应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避免因一些小摩擦影响游客体验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观点摘要:持续优化旅游服务,应针对不同人群提供更加精准细化的服务,满足其不同需求。比如老年人越来越成为旅游的重要力量,景区、景点以及旅游城市可针对老年人需求做好相应服务保障,做好适老化改造提升,从细节入手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旅游服务,还应针对新业态创新推出相应服务。近年来不少地方结合本地特色优势资源推进康养旅游、康养旅居,这就需要相应的服务跟得上,做好标准化服务,包括吃、住、行、娱等各个环节。还要促进新技术切实赋能旅游业,让游客更便利、获得感更强。当前对于新技术新手段,很多地方和景区建得多、用得少,不注重实际应用,游客要么不知道相关服务,要么使用起来不便捷,要切实加强新技术新服务的便捷性、易得性。除了景区景点本身的服务外,精准的公共服务也应加强,比如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换乘等。
遏制不明链接跳转侵权要靠多元治理
11月3日 《北京青年报》 李英锋
背景:今年“双11”网络促销已拉开帷幕。针对近期消费者反映某些应用软件不明链接跳转导致的相关消费问题,中消协11月1日发布消费提示,敦促经营者切实落实广告“一键关闭”,不得无底线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观点摘要:某些应用软件的不明链接跳转的技术路径不同,侵权的路径却大同小异。其中有弹窗提示消费者付费提升音画品质等服务质量,点击后却显示更高价位套餐或续费会员,或弹窗提示低价的内容点击付费链接后,页面却以较小字体勾选了“将以正常价格自动续费”,还有打开链接后没有关闭选项按钮需要计时才能关闭,并反复跳转到购物或返现等无关页面、强制要求观看视频广告并弹出与本次支付无关链接……这些均违背了消费者的真实意愿,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双11”是营销活动的活跃期,也是应用软件不明链接跳转侵权行为的高发期。在“双11”期间,中消协专门对此向经营者发出敦促,既是对消费者的积极回应,也是对相关经营者的警示,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中消协的“敦促”毕竟不是监管措施,缺乏强制力、约束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遏制不明链接跳转侵权,不能光靠中消协的“喊话”,还得靠多元治理措施。
家务时间变化是家事也是民生大事
11月4日 《北京青年报》 罗志华
背景: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透过诸多具体数据的增减变化,可以看到大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从而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变迁。公报显示,家务劳动活动的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1小时59分钟,比2018年减少28分钟。
观点摘要:此前我国分别于2008年、2018年开展了两次时间利用调查,目前进行的第三次调查在调查范围、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基于前两次调查进行了优化,可谓一脉相承,利于动态了解变化。定期开展时间利用调查,可为健全社会统计调查体系、开展民生福祉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等提供统计数据支撑,因此有必要提升这类调查的频次。其中,家务时间调查由于贴近民众生活,更容易引发关注。
家务时间变化折射民生新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洗地机、扫地机器人、智能炒菜机、洗碗机……近年来,不断上新的智能家居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给居民干家务带来切实便利,居民在家务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双手。此外,家政服务业日益壮大、部分家务事可以实现“外包”等,这类缩短居民干家务时间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服务越来越多,家务时间变少或将成为持续保持的一种趋势。调查还发现,居民时间利用呈现此消彼长的规律,比如干家务的时间变少,用于休闲、运动、娱乐的时间就会相应增加。
开展时间利用调查,既是为了掌握规律和了解现状,更是为了提前布局、做好应对。家务时间变化为优化社会服务和引导生活方式提供了依据,只有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丰富生活服务项目,闲下来的居民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进一步办好安居乐业这件民生大事。(华峰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