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钓过鱼、射过鸟,但在数量上从来不追求多。“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但从来不射停宿在巢中的鸟。不竭泽而渔,不乘鸟之危。这也正是他仁德思想的表现。
我请教过别的钓鱼人,为啥我钓不到鱼。那人说,在野河里钓鱼,关键是下窝子。小米要用黄芪、丁香、陈皮、肉桂4种香料浸泡,这样才能把鱼吸引过来。
我的鱼浮在河里一动不动,是因为用原生态的大米下窝子。鱼儿闻不到香味,所以也不来吃食。当然,孔子钓鱼也不是每次都能钓到。钓不到鱼的时候,他就在河边思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次,他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河水,不由得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了。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好好生活。
孔子的千古一叹,是在钓鱼的时候想到的。可见钓鱼也不仅仅是为了钓到鱼,而是由此及彼,更能引发广泛与深入思考,以此忘却生活的烦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增长才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事业与生活变得更好。
翻遍《论语》,孔子关于钓鱼的论述也就这么多。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当年他的学生子贡想听到孔子更多的讲述,孔子不愿意多说什么。子贡说,老师不愿意多说,我们怎么知道更多的道理呢?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上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世间的生死祸福,操控着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和万物的生灭,上天说了什么了吗?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仅凭这一句,只要认真领悟,好好品味,对启迪我们更好地生存,也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