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魏启蒙
山东有着5000多年竹子栽培利用历史,竹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齐鲁特色。竹木草制品更是济宁的优势出口农产品,产品涵盖竹餐具、竹木工艺品、木家具、木地板等。近年来,青岛海关所属济宁海关认真落实稳外贸各项政策措施,将“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农产品扩大出口”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海关职能作用,把山东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外贸发展优势,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的有序融合。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济宁海关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5.29亿元,同比增长10.1%。
精准指导助企纾困
“我们出口企业最担心的是产品能否符合国外检疫要求,有了新客户、新订单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海关给予技术指导,避免产品被退运通报,今年以来我们公司的出口额已达806万元。”济宁海基工艺品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刘岩说。
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经常面临对国外法律法规、标准及检疫要求不熟悉以及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难题。针对这一难点,济宁海关立足海关监管服务职能,成立竹木草制品出口技术指导小组,深入辖区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开展调研,精准问需于企业,“面对面”收集问题,“一对一”解决企业难题。
“海关关员通过视频给我们详细解答疑问,第二天还来到我们工厂,现场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刘岩表示。
“竹木草制品出口到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植物检疫要求,我们‘一企一策’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疫防控机制,监督采取有效的防虫、防霉手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济宁海关查检一科科长刘怀龙说。
济宁海关提前了解企业生产和出口计划,一方面通过上门指导企业从原料、加工、存储、运输等环节严格控制产品检疫风险,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国外退运和通报;另一方面搜集整理国外竹木草制品法律法规、标准及检疫最新要求,第一时间对企业“送策送法”进行宣讲,扫除企业盲区,助力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拓展新市场。
主动服务事半功倍
为促进地方外贸发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济宁海关开展22期“关企面对面”活动,赴11县市区围绕企业进出口业务开展政策宣讲,详细介绍注册登记、分类考核办理流程及属地查检方面的监管要求,现场解答企业问题,征求意见建议。
“我们企业原是三类企业,产品出口抽检率较高。经过海关监管人员指导优化管理,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了,申请分类管理考核后,我们被评定为一类企业,产品出口抽检率大幅下降,出口更加顺畅了。”山东凯特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吴文静说。
济宁海关积极推行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对管理规范、硬件设施达标、自检自控到位的企业第一时间进行分类升级评定,有效降低企业出口抽检率,节省企业通关成本。截至目前,辖区共有一类企业13家。
此外,该关还进一步简化准入程序,发挥“互联网+”作用,采取文件审核或“线上评审”方式,缩短注册登记流程时长,帮扶企业快速取得出口资质,实现企业注册登记“零跑腿”。目前辖区已有51家竹木草制品企业取得出口注册登记资格。
改革创新提速增效
“上午刚申报提交,不到两个小时,出口货物的电子底账就生成了,我们随时可以安排装柜了……”
近日,微山县大维木制品有限公司向所在地济宁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木餐具,该企业提交了远程查检申请,海关关员20分钟就完成了货物的远程查检。
该企业负责人李维良介绍:“我们是一家专门生产木制餐具的企业,出口频次高,为避免返潮、霉变的风险,必须尽可能缩短产品在仓库和口岸滞留的时间。但是我们企业地处微山县,济宁海关查检一次路途耗时长,企业有时还需要排队等待,影响了货物通关速度。创新实施远程查检方式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济宁海关辖区竹木草企业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为帮助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节约通关成本,济宁海关积极推进出境竹木草远程属地查检改革,改革实施后,单批货物从企业申报到放行最快仅需20分钟,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查检、当日放行”。
远程属地查检实施以来,竹木草制品查检工作效能大幅提升,辖区累计20余家企业享受到了智慧海关建设带来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