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赵小龙 孔维婕)10月9日,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发文公示,汶上县中都街道“数治网格‘强引擎’构建服务‘新格局’——中都街道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案例从近60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是济宁市唯一成功入选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案例。
近年来,汶上县中都街道针对城市社区动员能力不足、服务效率不高等痛点,首创性构建“数治网格”治理模式,以党建凝聚合力,数字赋能增效,网格精准服务,打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样板。
凝聚治理合力,构建“高效运转”组织体系。中都街道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构建纵向贯通、横向交融体系,完善街道党工委指方向、社区大党委抓实施、小区党支部抓落实的组织体系,形成“1+1+N”网格队伍格局,围绕“全科网格”目标,成立“青青葵园”数治网格学院,打造全能社工,全方位提升网格数据素养,为扁平化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创新数治网格,形成“两网融合”工作机制。为避免数据应用中产生“数字形式主义”难题,中都街道建立一整套数据赋能工作机制,推动大数据和网格化“两网”深度融合,树立全局思维,在全国首创性设立街道级数字治理服务中心,首创性将网格工作、部门业务完全数字化,汇聚数据5700万条,整合300余项实用功能在手机端,实现“一掌通办”,搭建“镇街任务统一分发平台”,将网格员从繁杂重复工作中释放出来。
做优网格服务,探索“双向奔赴”治理模式。为了让群众切身感受党的温暖和用心,中都街道发挥“数智”优势,做优精准服务供给。打造“嘟来办”事件办理平台,实现27支专业网格员与专职网格员的“双向驱动”,梳理42项政务服务纳入代办清单,实现高龄补贴等17项惠民政策主动预警,以80个网格会客厅为阵地,打造“10分钟网格服务圈”,定期开展美好社区共享会活动,累计服务群众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