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济组宣
从昔日贫穷落后的湖区村,到今日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样板村,微山县微山岛镇杨村的变化,离不开一位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领路人——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殷昭祥。他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齐鲁乡村之星”等称号。2021年,杨村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弘扬革命传统 建强战斗堡垒
杨村是微山县有名的革命老村,曾是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的活动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平年代,杨村却因没有产业项目渐渐落后,2010年前后一度陷入人心散、矛盾多、环境差的局面,村里没有办公场所,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均低于全镇水平,村集体经济为零,是典型的经济“空壳村”。
一个村子好,关键要有好支部。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是当务之急。2013年6月,微山岛镇党委决定由时任微山岛轮渡公司副经理的殷昭祥回村任职主持工作。“当时,接不接这个‘烫手山芋’,我也举棋不定。接吧,能不能干好,心里没底,而且家里也不赞成;不接吧,我这心里过不去,咱是革命后代,红色基因我要传承下去,红色精神我要发扬光大。”殷昭祥回忆说,他的父亲殷延忠是新中国成立前地下党员,组织建立了微山岛上第一个党小组,后担任微山岛镇第一任党委书记。母亲孙成兰历任杨村初级社高级社社长、大队书记、党支部书记,1987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父亲母亲那一代人,豁出性命干革命,现在是和平年代,我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还要图个啥?”殷昭祥的这番话,正是其“不忘初心”的真实写照。
在殷昭祥带领下,杨村“两委”班子从解决队伍散、心不齐的问题入手,通过“主题党日+”模式,组织党员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活动,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2021年杨村被中组部、财政部确定为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深入挖掘整理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微湖大队等抗日武装的英雄事迹,利用声音、动画、电影等互动手段,打造杨村红色展馆、红色广场、红色码头等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构建了“看、听、悟”为一体的红色教育体系。现场教学点打造以来,累计3万名学员现场接受党性教育,2023年殷昭祥被纳入山东省党组织书记师资库名单。
移步皆是景 举目满眼新
“乡风文明村容美,清新宜居生态好。”这是殷昭祥对杨村发展的美好愿景。然而,过去的杨村环境差、气味大,道路坑坑洼洼,杂草堆、垃圾堆混杂着随处堆放。面对这样的环境,殷昭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自较劲:“一定要把村子面貌改上一改!”
说干就干,殷昭祥带领村“两委”班子从村庄环境治理入手,起早贪黑做群众工作。他们推行“门前三包”“环卫一体化”等制度,满村跑鸡鸭、柴草随便堆的现象渐渐没有了。同时,抓住“乡村连片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顺利争取到财政奖补等政策,紧锣密鼓地进行清垃圾、通水渠、拓道路、安路灯等工作。在殷昭祥的带领下,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内花草相映成趣,两旁垂柳婀娜多姿,农家院落白墙黛瓦,渔家墙绘栩栩如生。
为了及时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在殷昭祥的组织下,杨村定期开展“微岛夜话”村庄治理大家谈活动,用“微”协商的方式真正带动村庄大治理,在群众中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调解的良好氛围,2021年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聚力发展 善作善成共奔小康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殷昭祥深谙此道。他紧抓微山湖旅游这一“富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年初,他主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乡村旅游”的思路。他提出:“搞旅游,没力我们就向群众借力,没资源我们就整合资源!”在他的带领下,杨村成立了微山县第一家内置金融合作社——鑫缘旅游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殷昭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引进专业运营团队,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统一运营管理,将收储的闲置房屋和土地交由专业公司统一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杨村按照“红色研学大本营、渔家风情生活体验地”的理念,引入工笔画、围炉煮茶等85个自助项目,策划推出“因微有你”亲子活动、古装穿越等乡村度假体验活动,打造“红色杨村一日游”旅游线路,让游客品湖鲜美味、住红色民宿、赏大湖风光。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158位享受分红的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形成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农户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2024年殷昭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直播平台宣传微山岛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他亲自上阵,学习直播技巧,通过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展示了微山岛的美丽风光、丰富的农产品和独特的红色文化,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带动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
殷昭祥始终把杨村各项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执着追求,他勇于探索、实干兴业,带领着杨村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