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微山县城市建设工作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各级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微山这座城市翻开了城市建设新的历史篇章。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953年微山设县之初,微山城市建设发展较慢,城区面积小、基础设施建设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微山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城乡建设跨入了一个空前兴旺的新阶段。
近年来,微山城乡建设继续飞速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扩容提质,依据新一轮城市总规划的要求,确立了“以向南发展为主,向东、向西发展为辅”的城市发展思路。截至目前,微山县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5.19平方公里,全面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改革开放前,微山县仅有一条贯穿县城南北的大街——“镇中街”。1978年至2018年,微山先后建成了奎文路、建设路、微山湖大道、泰康街等道路,城区主要道路有了飞跃式发展。到21世纪初,城区道路构成了主次干道“九纵九横”的网络,城区交通框架已现雏形。
近年来,微山县围绕缓解道路拥堵问题,全面开展城市道路建设攻坚行动,先后实施了20余条道路新建改建、10余条背街小巷改造。2019年,微山县又启动实施了新河街等10条道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3亿元,其中新河街、留城路等4条道路已竣工通车。
公建配套突飞猛进,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幅提高
多年来,微山县委、县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加快推动城市改造建设的重要机遇,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一项重大经济发展举措,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以“心系百姓、忘我奉献、团结协作、尽职尽责”的棚改精神,紧紧围绕“项目规划到位、建设标准到位、回迁安置到位”的工作要求,大力度推进这一民生工程,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至2019年,微山县实施了47个棚改项目,改造总户(套)数26751户(套),棚改工作成效明显。
微山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断加大经适房、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投资力度,积极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截至目前,微山县经适房销售两亿三千余万元,已交付使用各类保障性住房3828套,通过十一期销售配租于2018年8月全面完成分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难”“租房贵”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微山县房地产开发起步于1990年。多年以来,微山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按照以开发带城建的方针,全面推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设县以来,累计建设商住小区(组团)46个,竣工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10万平方米。目前,微山房地产开发企业16家,三级以上开发资质的企业达到5家。同时,微山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把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拿出真心实意,拿出“真金白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让一个又一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住宅小区“脱胎换骨”展露新颜,真正让广大百姓一同分享到城市建设的福祉。
城市天然气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微山县的燃气事业是2010年开始建设,并当年开始供气,切实便利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天然气长输管线全线贯通、保压试验合格基础上,2018年3月初长输管线正式通气。截至目前城区累计铺设管道235公里,中压主管网已基本覆盖城区,天然气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目前,管道燃气用户累计开户数达到43684户。
集中供热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微山县集中供热快速发展,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力发展清洁热源的同时,积极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目前,该县供热企业两家,分别为微山县民生热力有限公司和济宁众联二十度智慧热力有限公司,全县集中供热总面积达3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管道长度一网达到75.68公里,二网达到146.1公里,年均增长7.5%。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高标准绿化美化,城中处处园林美景,从街头星星点点的绿色,到大街小巷绿意盎然鲜花盛开。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秉承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美的绿色空间。
阳光公园建设项目是微山县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规划面积为5.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余万元,于2018年8月份开工建设,项目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实现了精细化施工,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该项目结合“运动健身·林下休闲”的设计理念,以“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为设计基础,以“林下场地”“运动球场”为主要功能空间,以“800m健身步道”为景观环线,串联各景观空间,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娱乐、运动、健身、停车等功能需求,群众参与性强,全园共分为运动健身区、人文景观区、少儿活动区和老年活动区,以红色塑胶跑道将各区有机的串联起来,穿插设置创意性景观廊亭和人文气息浓厚的景墙。公元绿化突出重要节点,按照不同功能分区栽植相应的树种,草皮植被、花溪乔木相互交织,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城市园林景观。同步配套了生态停车场,西侧和北侧支路建设充分考虑公园运行后人流车流的疏导,在道路两侧设置了100多个停车位,避免镇中街、建设路上车辆的乱停乱放。
阳光公园项目的建成极大的提升了微山县老城区建设品质,填补了城区功能性公园的空白,为城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综合性服务场所,打造了滨湖新城新亮点。
同时,近年来微山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以建设“宜居宜业滨湖生态水城”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城水系建设,打通河道节点,引水入城,使城区小新河、薛河、老运河、顺河、寨子河等9条贯穿城市中间的河道与微山湖连通,实现了城区水系自然环流,形成了“水清岸绿,碧带绕城”的水系特色;以提升居住环境群众获得感、优化投资发展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大力实施生态治理提升工程,对城市水体及河岸线进行生态治理,并以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彩虹湾观光游乐园、新河湾公园、戚城公园等滨水景观带串联多个休闲空间,建设城市“绿肺”“绿脉”,塑造地标空间及功能复合多元的活力空间。
顺河景观工程是微山环城水系建设和生态治理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改造前,顺河宽不足5米,深不过米余,污水直排,河水恶臭,两侧建筑垃圾、杂草重生,周边群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的生态环境保护论述,微山县面对问题不回避,以解决群众期盼为工作重点,将顺河治理工作作为民生实事,通过疏浚及截污导流、棚户区改造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等措施,投资2200余万元,采取扩宽水体、精品绿化、景观小品建设等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绿化面积4.2万余平方米。
顺河景观工程建成后,微山以河规划,对周边区域进行了整体城市设计,沿线规划品质商住一体项目、文体教育机构,建成了文化书城、中小学幼儿园、龙顺御园、城市广场等项目,总建设规模约62万平方米,形成了丰富的城市滨水区业态,提升了区域整体面貌,彰显了人水城相互依存的空间环境,为微山生态建设、城市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体现了滨水生态新城的独特魅力。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70年微山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也得益于几代微山住建人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然而城乡发展并未止步,微山城市建设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微山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谱写着微山城市建设的新篇章,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和优美人居环境的湖滨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