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薯气飘香。来到邹城市城前镇许老村,绿油油的甘薯地漫山遍野,上千亩的甘薯即将进入收获期,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垄垄甘薯破土而出,铺满田垄。村民们娴熟地将新出土的甘薯去泥、分拣、装筐,忙得不亦乐乎。邹城市城前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多为山岭沙壤地,甘薯成了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村民立足当地特色,大力发展甘薯种植加工产业,将“土地瓜”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疙瘩”。
年轻时从事服装行业的胡锋,后来发现人们对鲜食甘薯青睐有加,怀揣着对故乡的热爱和再次创业的激情,毅然决然地回村投入到甘薯种植上。
“一开始种植规模小,随着规模的扩大,流动资金就不够用了,那时就在邹城农商行贷款。在农商行的支持下,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总共承包了600多亩地种植地瓜。”除了自身种植规模的增加,胡锋还带动城前镇村民种植甘薯500余亩,并在北宿镇、中心店镇以及曲阜市、潍坊市、内蒙古和河北省等地拓展甘薯种植3000余亩,统一向种植户提供优质甘薯苗,甘薯成熟后再统一回收、集中销售,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模式。“咱现在主要种植鲜食地瓜,这种地瓜口味好、销售快,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一亩地老百姓能收入四五千块钱!收地瓜的时候,光在城前镇就得雇200多口子人,一天八十块钱,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这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随着甘薯种植规模的扩大,对甘薯苗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为节约成本,胡锋就自己开展甘薯苗培育。在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100个育苗大棚很快就建设完成。由于甘薯苗质量高,售后服务到位,销售市场遍及邹城市各乡镇和多个外省地市,拓展出了又一条发家致富新道路。
邹城农商银行立足当地特点,做实“农”字文章,为甘薯、草莓、肉鸭、肉牛等特色农业产业提供金融扶持,先后推出了“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信贷产品,着力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行共发放涉农贷款110亿元,支持农户3万余户,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充足金融动能。通讯员 孟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