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纪闻路
本报通讯员 孔媛媛 李梦
走进鲁源新村,一排排新颖别致的两层和三层楼房别墅群蔚为壮观,鲁源书房、文化广场、幸福食堂等各项服务设施完备齐全。而昔日,鲁源村还是道路坑洼的偏远落后山村,单纯靠种植“一棒一麦”获得收入,甚至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过来。
山村“破茧”
民宿经济助转型蜕变
“完成村庄改造后,周边村里的老百姓都羡慕我们住进了小‘别墅’,现在我家在一楼小院居住,二楼三楼平时用于民宿出租,一年收入翻了好几番!”前两年鲁源新村的孔凡震做了第一家民宿,更有旅客看房后直接给了每月6000元的包租“天价”。
鲁源新村位于曲阜市尼山镇东部,北依尼山,南邻尼山圣境游客中心,东有鲁源河环村而过,春秋时为鲁国陬邑的属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因尼山圣境项目建设,鲁源东村和鲁源西村整体搬迁整合为鲁源新村,新村于2019年6月基本建成。
长期以来,村民习惯于靠种植农作物获得收入,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做文章,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件大事。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当地的成功举办,让鲁源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于是,村“两委”决定利用旅游资源和地域优势,带动村民家家户户办“民宿”。
说干就干。为了打造特色民宿品牌,形成规模效益,鲁源新村与曲阜市三孔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发“里仁美宿”项目,三孔文化旅游服务公司负责特色民宿品牌和运营平台建设,村庄以村集体宅基入股,与投资方风险共担、获利共享。
目前,“里仁美宿”首批12套客房已投入运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蝶变”跃升
党建引领共富“双翼”
民宿建起来了,游客住进来了,如何经营好民宿,集群连片让村民实现共富,同时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成了村“两委”的难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民宿服务,合理分配客房资源,鲁源新村组建“民宿联盟”,配备联盟服务专员及网络房源调配平台,通过平台自动完成客人分流、客房管理,并提供民宿推介、信息咨询等服务。
“像村里不懂上网和直播营销的老年人业主,也能通过‘民宿联盟’房源调配平台招揽到生意,不愁没有客人,客源分配也更加合理。”“民宿联盟”党员志愿者徐慧介绍。
同时,村“两委”压实致富担子,合理规划3200余平米的商业区,打造“流淌的经典”主题文创街区,现已建成鲁源书房、文创作坊、品牌农家乐等,积极打造“创客空间”,吸引青年人在家门口创业。经过估算,商业门头全部出租后每年租金收入可超过50万元,各项目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村民“共富”,为新村插上蝶变跃升的双翼。
从“穷山村”到“新高地”,从2020年仅有的一两家“先行者”,到如今的百余家民宿集群;从村民辛苦种地一整年换来不足千元的收入,到日进斗金的民宿高效产出……鲁源新村正在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出一条“小民宿”撬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