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第02版:

半生坚守 柔肩撑起七口之家

——记第九届全市道德模范肖兴娥

■本报记者 梁琨

在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五东村,有一个特殊的七口之家。这个家庭里,丈夫和次子患有精神疾病失去劳动能力,大儿媳患有婴儿瘫,家中婆婆年过百岁、孙子尚且年幼。面对如此沉重的家庭负担,年近60岁的肖兴娥用她柔弱的肩膀,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展现了非凡的坚韧与孝心。

1985年,肖兴娥嫁入五东村,那时婆婆已患眼疾近乎失明,生活艰难。但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她待婆婆如亲生母亲,每天喂饭、洗衣、穿衣、擦拭身体,无微不至。每逢农村大集,肖兴娥都会带着婆婆赶集,为她购买生活用品和新衣鞋袜,并耐心地向婆婆描述所见所闻。晚上,她还会为婆婆洗脚,并在婆婆旁边铺床守候,确保婆婆夜间有任何需要都能及时得到照应。如今,婆婆百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孝顺的儿媳妇。

然而,命运并未给肖兴娥太多的眷顾。婚后不久,她的丈夫因受刺激患上精神疾病,失去了工作能力。此后,肖兴娥不仅要照顾婆婆,还要养活一家人。她坚韧不拔,从早到晚辛勤劳动,既要种地维持生计,又要打短工贴补家用。尽管生活艰辛,但她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肖兴娥的家庭又遭遇了更多的变故。长子与患婴儿瘫的儿媳结婚后,便外出务工谋生计,儿媳的生活起居也落在了她的肩上。孙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喜悦,也给肖兴娥增添了新的责任。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次子因家庭负担过重长期抑郁,也患上了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至此,全家七口人中,有五口需要她的照顾。日子再苦,肖兴娥都不曾退缩,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一切。

每天清晨6点,肖兴娥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不仅要为家人准备饭菜,还要为他们擦洗身体、翻身、换衣、刮胡子、理发……这些琐碎而繁重的工作,她一做就是38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上小学的孙子学习成绩优异,丈夫和次子的病情也相对稳定。

肖兴娥对家人无微不至,对邻里也十分热心。平时,她经常帮助邻居和村民解决困难,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每到传统的中秋、重阳等节日,她都会邀请村里的老年人到家中做客,与他们共同欢度节日,让老人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数十年来,肖兴娥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和坚韧,感动了家人和邻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被评为济宁好人之星、山东好人,并在2023年12月荣获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这一份份荣誉是对她多年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也是对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最好传承。

2024-09-25 ——记第九届全市道德模范肖兴娥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2817.html 1 半生坚守 柔肩撑起七口之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