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郭鹏翔 曹爽)在嘉祥县满硐镇南武山西村菇丰菌业共富工坊里,一排排菌棒整齐划一,形状各异、肥嘟嘟的黑木耳从遍布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来,长势喜人,村民们娴熟地采摘着,不一会儿工夫,鲜木耳便装满了篮筐。
满硐镇组织南武山西村推出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链条式发展模式,联合嘉祥县菇丰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了菇丰菌业共富工坊,实行集育种、生产、加工、收购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年产值500多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
以前种出来的木耳,都是晒干后直接包装售卖,附加值很低。满硐镇政府引导种植户转变思路,种植高品质黑木耳,打造高质量深加工产品,但是前期菇丰菌业共富工坊建设标准化大棚、无尘车间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机器设备“钱从哪里来”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无奈之下,共富工坊负责人吴洪启只能压缩种植规模。济宁农担嘉祥办事处业务经理曹爽在随满硐镇第一书记工作队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为菇丰菌业共富工坊筹谋划策,量身定制了担保服务方案,并对接合作银行,成功为其办理了240万元的惠农贷款,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济宁农担嘉祥办事处联合满硐镇第一书记工作队聚焦满硐镇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及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摸排食用菌产业土地流转、生产车间建设等情况,累计为食用菌种植企业、农户提供政策性担保贷款500余万元,助力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市财政局农业农村科科长刘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