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张继磊)近年来,梁山县不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党支部书记及党建联络员“三支队伍”建设,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建立健全人员选配机制,选优配强“三支队伍”,不断夯实组织基础。
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建立健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信息库,将支委年龄、性别、职务层级等相关基础数据进行详细汇总。采取集体座谈、个别沟通等形式,全面了解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状况、支部书记公信度等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优选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离退休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对不再适应当前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委员,加强思想沟通,引导其积极支持新班子开展工作;对退下来的老同志,给予更多关心和尊重。目前,全县70%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由单位退休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平均年龄67.5岁,比上届年轻5.6岁,有效改变了以往“大龄老同志”服务“年轻老同志”的局面。
建立“储备库”,精选“接班人”。将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纳入《2024年全县老干部工作重点任务台账》,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在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储备上,突出“两个优先”,即:有较强党性和领导力、组织力以及有威信、有热心、有活力的党员优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退居二线的领导班子成员、新退休的具有党建工作经验和发挥作用较好的退休党员优先。优化“传帮带”模式,明确1名支部班子成员作为后备人才联系人,手把手传授党务工作经验和技巧。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分析研判,将不适宜继续担任后备人才的老同志及时调整出库。截至目前,全县93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实现“一支部一后备”目标,后备人才平均年龄59岁。
明确“执行者”,做实“行动派”。编制《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联络员花名册》,坚持以“熟悉老干部工作、熟悉老同志情况、熟悉党建工作业务”为标准,着重从老干部工作专兼职党员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党员、社区党建工作者中选派在职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明确联络员承担宣传理论政策、参与服务保障、助推支部建设、引导发挥作用等6个方面的职责,当好党建工作“关键配角”。建立联络员联系机制,老干部局全体机关干部分别联系指导一定数量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帮助联络员及时掌握阶段性重点任务,开展业务指导,解答具体问题,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的履职能力。
打造“补给站”,激发“内动力”。加强组织关怀,将“三支队伍”列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对象,探索将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落实延伸到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适时邀请参加情况通报会、形势报告会等,加强正向激励。真诚关心关爱,定期走访慰问,对身患重病、家庭变故的,及时开展党内关怀帮扶。注重培育典型,大力培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对工作实绩突出、党员群众公认度好的党建联络员,积极向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