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高蕊)近年来,曲阜市关工委将“五老”范围扩大到老乡贤、老医生、老工匠、老艺人、老义工等一些社会贤达名流,不断挖掘新“五老”群体潜力,推动“五老”群体培育壮大,不断开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坚持三化并进,建好新“五老”群体。通过组织发动、典型带动、“五老”推动、个人自荐等方式拓展“五老”范围。目前库内新“五老”志愿者达318人,占“五老”总人数15%,五老结构更加优化。科学化建团,提升关爱服务质效,从不同层次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一体化运作,发挥最大乘数效应,更好服务青少年。
建立三项机制,管好新“五老”群体。重点抓好新“五老”骨干培训,举办新“五老”骨干培训班15期,培训骨干865人次。健全关怀机制,增强各镇街和成员单位对新“五老”关心关怀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用真情实感讲好“五老”故事,播撒“五老”精神。
突出三大平台,用好新“五老”群体。突出“五老”工作室,延伸关爱链条,逐步建起老乡贤、老医生、老工匠、老艺人、老义工等五个类型的工作室。突出各级教育基地,拓展关爱维度,153名“五老”志愿者在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突出关工网格小组,打通关爱“神经末梢”,辐射带动新“五老”、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向网格内集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