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传伏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连日来,我市各地学校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的到来,由衷表达对教师的崇高敬意,鼓励广大人民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展时代印记 颂人物风采
9月5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大道师者 40年40人”济宁市教师节特别人物颁奖盛典在济宁大剧院隆重举行。
“以校为家”,庄启文老师,终生与学生为伴,将全部的青春和生命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山东省特级教师韩国荣老师,41年用一颗爱心坚守教育初心,像母亲一样关心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首届齐鲁名师翟远杰,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4 篇,指导60余名教师获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创新提出“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李翠侠老师,构建家校共育新格局,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湖区教师侯美涛,36年来甘为渡工,只为让孩子们走出微山湖、走向大世界……盛典现场,主办方通过人物短片、现场互动、合唱、舞蹈等形式方式讲述40年40位优秀教师深耕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的故事,引发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大道师者 40年40人”宣传展播活动,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征集遴选教师节设立40年来,具有时代印记、重要活动印记、重大事件印记的教师典型代表40人。通过“人物”的视角,呈现40年来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成就,生动展现了广大教师担当作为、潜心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
教师节尊师礼 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尊祭先师、开笔礼、朱砂启智……9月10日,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桃源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节庆祝活动正在精彩上演。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点上朱砂。一颗颗朱砂痣,寄托了老师、家长对孩子们美好的愿望,寓意明眼心亮,开启智慧。学生们敲响华彩之鼓,用最响亮的鼓声传递着自己的鸿鹄之志。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用毛笔书写第一个“人”字,教会孩子们做人要堂堂正正,立身处世要端端正正。
在济宁市实验初中任和校区,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结束之后,学校开始了“正衣冠”仪式。在正衣冠后,全体师生在教师代表带领下,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天揖礼”,表达对先师的无尽敬仰与缅怀。随后学生代表手执精心准备的花束,走向教师席前,亲手将鲜花敬献给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行拜师礼。最后全体同学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现场激情澎湃、振奋人心。
在邹城市,当地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小学,为孩子们带来戏曲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阴阳板、雅乐吟唱等节目,表演者还邀请学生代表上台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今年教师节我市创新开展“礼育君子”孔子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全市百余所中小学集中开展“敬师礼”、非遗项目体验等活动,以传承体验孔子文化为主线,通过“开笔礼”、“敬师礼”等礼仪教育、艺术熏陶、研学实践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学生培养教育成长全过程。
青蓝相继 再启新程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第40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中特别提到,要深入基层关心全体教师的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开展走访慰问,为教育家、老党员教师、老专家、优秀教师、乡村一线教师和家庭困难教师送去节日的温暖,让广大教师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学生与家长的尊重爱戴,确保广大教师过一个富有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的节日。
记者注意到,教师节期间,我市各县市区均开展了一线慰问调研活动,向一线教师、老教师、老专家送去节日祝福。
济宁市教育家协会不仅发出了《第40个教师节 致教育家的慰问信》,还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 关爱老教育家”系列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向长期以来为济宁市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老教育家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关怀。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济宁学院张九韶教授、原济宁市教研室高晶继主任等几位老教师还通过《济宁晚报》新媒体向青年教师们“传经送宝”,提出殷切希望。期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发挥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教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