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第05版:

甜“猕”已上市 果农采摘忙

■本报通讯员 王裕虎

“这里的猕猴桃是原生态种植的,健康又放心,我们家大人小孩都爱吃。这不快到中秋节啦,我提前来抢购十箱送给亲朋好友,来晚了就订不上啦。”在曲阜市尼山镇华展生态园里,一位来自邹城的顾客王女士说道。眼下正值猕猴桃采收上市的季节,在尼山镇西白村的猕猴桃园内,沉甸甸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压弯了藤蔓,果农穿梭其中,采摘、装筐、封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的基地种有猕猴桃50亩,以‘碧玉’‘金艳’‘东红’等品种为主,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红黄绿果肉色彩各异。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管护,采用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料等环保措施,种出的猕猴桃品质上乘、口感鲜美,不少客户从8月初就开始预订了。按照往年市场价格,估计产值可达60万元左右。”华展生态园负责人刘超介绍道。据了解,华展生态园通过市场、销售、效益倒逼管理,推动猕猴桃产业向高标准化、高科技化、高现代化方向发展,逐步从向规模要效益转变为向管理要效益,力争使果实商品率再提高10%以上,进一步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目前,猕猴桃迎来最佳采摘时期,基地每天都要组织20余名村民从事猕猴桃采摘、分拣、搬运等工作,每天采摘新鲜猕猴桃约8000斤。西白村以独具特色的猕猴桃产业引领特色经济,成为富民兴村的产业支柱,农户依靠猕猴桃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猕猴桃基地刚建起来不久,我就来这里管理果园了,差不多有四年了。平时主要负责修剪树枝、施肥、除草、摘果等工作。”来自西白村的王大爷满脸笑容地说。这个猕猴桃产业不仅土地流转有收入,附近村民还可以到这里务工,工资是按时薪来算,一天也能挣个七八十块钱,这样的日子他感觉很踏实,心里也十分满足。

近年来,尼山镇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战略中,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村民种植大棚猕猴桃、羊肚菌、哈密瓜等,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集群、越来越成熟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尼山镇农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联动效应,绘就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尼山镇将在做强做好产业文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打造“一村一景”人居环境新亮点和农旅文旅新元素、新业态,为建设宜业宜居和美乡村聚能赋力。

2024-09-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1524.html 1 甜“猕”已上市 果农采摘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