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坚持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推进入企帮扶行动,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效,围绕前端审批便企、后端监管利企、全程服务助企、全面措施惠企四个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助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前端便企,让政务数据多跑路、企业审批少跑腿。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审批“不见面”、企业“零跑动”。大幅缩减审批时限,对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极速”通道,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环评审批大大提速,已完成25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1个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工作。对申报排污许可企业在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审核指导,并结合微信、QQ等多种手段培训答疑,助力排污许可证高质量核发,提供线上服务100余次,核发排污许可证单位有134家,排污登记826家。
后端利企,让信用指标多站岗,巡查检查少扰企。创新环境监管机制,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非现场监管模式,积极与市在线监测中心对接,将全区18家涉水企业、23家涉气企业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统一纳入24小时实时在线监管。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将区内42家守法模范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对清单内企业“无事不扰”。对有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企业免于处罚,减少行政处罚给企业在信用、融资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推进环境信用修复,执法人员在送达处罚决定书的同时,积极宣传信用修复政策,做好信用修复提醒,主动帮助1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全程助企,让顾问服务多方位、企业环保少难题。开展精准普法,“线下”常态化开展送法暖企走访活动,通过面对面答疑解惑、点对点推送政策,切实提升企业生态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环保管理能力。积极对接重点项目建设,邀请行业专家现场帮扶,指导企业按照重污染绩效分级A级标准开展环保能力建设,助力企业实现“升A创B”目标。组建项目环评“加工厂”,分型分类细化“流程图”,主动对接企业前置梳理项目环评手续方面的难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指导50家企业明确项目准入条件和环评管理类别、编制重点难点。实现建设单位“不跑路”,审批部门“去服务”。
全面惠企,让绿色资金多扶持、企业运营少成本。从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对符合中央、省污染防治资金补助的企业提供指导,协助企业进行资金申报,充分调动企业在设备更新升级等方面的积极性,中央污染防治项目已申请3个、储备1个项目,省污染防治项目已储备3个项目,中央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EOD项目1个。建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提供在线实时服务、实地延时服务、靶向跟踪服务。通讯员 石一鸣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