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了,露就重了。
晨起,放眼四望,田野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草尖上也挂满了露珠,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不禁想起了羊士谔的诗句“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时令已然到了白露。
白露生清寒,驱散了暑气,也驱散了夏的喧嚣与繁杂。草木纷纷褪去华丽的装扮,以最坦诚的姿态面对季节的更替。白露过后,沉寂与简约逐渐成为大地的主题,秋的景致日益明朗起来。
白露时令,日间凉风习习,夜晚清辉满地。诗人们从夏日的浮躁中解脱出来,满怀欣喜地走向户外,登山临水,赏月听风,将心中的感悟付诸笔端,吟唱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既有仲殊的“白露收残暑,清风散晚霞”,又有贾岛的“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还有雍陶的“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秋色渐起,风清露白,月明星朗,怎不令人心生陶醉。
民谚有云“白露到,摘花椒”“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是收获的季节,田间作物日渐茁壮,各种果子相继成熟。火红的辣椒摘下了,一串串地挂满墙,像是一片耀眼的阳光落在那了,农家小院被映照得亮堂堂的。枣子熟了,孩童们拿了小竹竿,使劲儿敲打枝干,红的、青的枣子纷纷跌落,树下顿时响起一阵阵欢声笑语。菱塘里,菱蓬支起,菱角飘香,一群水乡女子撑船而来,一边采摘菱角,一边唱着小曲,袅袅清音攀上了云端。
古时的白露习俗“收清露”,就是赶在日出之前,将植物叶片上沾染的露水收集起来,静置后待用。清露是天降甘醇,是大自然独特的时令馈赠,能润肤、明目,还可以用来烹茶煮酒。中医认为,秋露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为药引,也可用来煎煮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要喝茶,秋白露。”茶叶在白露时节进入最佳采摘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么娇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般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味道。秋日夜晚,三五好友相聚于一方小院,饮上一杯白露茶,坐对清风明月,听虫鸣啾啾,岂不惬意快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造化的诗意与神奇,都化在滴滴清露里。白露为秋而生,秋因白露而灵动,白露渲染的秋色永远是那么迷人、那么令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