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琨
本是两次平常的出行,却变成两次惊心动魄的救援。一次出手,他挽救了失事车辆驾驶员,为车主减少6万多元损失;再遇危机,他不顾个人安危,协助汽修厂成功处置火情。籍贯邹城市的“95后”武警战士张彤彤面对险情勇敢救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责任与担当,用无畏和勇气书写着新时代的英雄篇章。
2022年元旦,正在休假的张彤彤和妻子驾车返家,途中行至巩义市康芝路一拐弯处,发现路边河道里冒着黑烟。他敏锐地察觉到情况不对,随即靠边停车,火速飞奔过去,发现一辆面包车车头扎进河里,驾驶员昏迷不醒,车辆周边起火冒烟,情况十分危急。
曾当过森林消防员、卫生员、驾驶员的张彤彤临危不乱,迅速判明情况进行处置,首先将驾驶员从事故车上救到岸边,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19消防救援电话,并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同时取出自己车上的大衣盖在伤者身上,以防失温,待驾驶员清醒后他又不顾自身安危再次折返事故车辆,抢救出6万多元现金,并拿出车载灭火器对周边起火点进行紧急灭火……后来,伤者的姐姐抵达现场,一下就认出了施救者正是在2021年“7·20”郑州特大抗洪抢险中支援米河镇的武警战士,连连感激致谢。
张彤彤的暖心救人举动被现场群众记录下来,后来巩义融媒体一篇“元旦佳节,武警小哥再次出手”的新闻刷爆巩义市民的朋友圈,人民子弟兵暖心救人的事迹才浮出水面,随着这次事迹一起传播的还有另一段武警战士救火的视频。
原来是2022年1月3日上午11时左右,张彤彤途经富源路21号加油站时,发现西侧一汽修厂内浓烟四起,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他赶紧上前询问情况,得知是一辆汽车自燃,而且车内还有一个燃气罐。身为人民子弟兵的他再次出手,从车里拿出灭火器配合修理厂员工成功处置火情,防止了火情蔓延,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果说一次出手是本能的反应,那么两次挺身而出则是刻进骨子里的责任使然。其实,入伍十几年来,发生在他身上类似的事还有很多:2019年5月30日21时左右,在执行专项任务时,负一层道具间突发火情,他迅速反应,在战友和道具间师傅合作下,仅用时几分钟就将火情扑灭;2021年在担负郑州地区“7·20”特大抗洪抢险任务中,连续10天奋战在灾情最严重的巩义米河镇,积极参与疏散群众、防疫消杀、灾后清淤工作……
熟悉张彤彤的人都说,他身上的那股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张彤彤出身于军人世家,从记事起他就常常听爷爷和父亲讲起军旅生活。曾服役于原20集团军机步第58旅杨根思连的父亲,常把朝鲜战场上传承下来的“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精神挂在嘴边,耳濡目染中也鞭策着张彤彤为人处世要执着、勇敢、上进,勇当矢志强军、无私奉献的忠诚卫士。
突发事件上,他处变不惊、见义勇为、勇挑重担,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日常工作中,他也毫不松懈、爱军精武、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岗位,从东南沿海到中原腹地,历经多次岗位调整,先后担任过森林消防员、卫生员、驾驶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把青春和热血融入强军实践,把岗位作为战场战位、把本职当做舞台平台,兢兢业业干工作,踏踏实实尽职责,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官、红旗车驾驶员,并获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山东好人、河南好人等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济宁市道德模范。
众多荣誉是对他无数次勇敢担当的赞许,也是他对人民子弟兵这一身份的用心诠释。不忘初心,他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去守护这片热土和人民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