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碧辉
中医医院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肩负着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今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医院紧紧把握机遇,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的新院区正式启用,医院驶入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医院着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重点推进人才技术、专科能力、中医药特色建设,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济宁市唯一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医院软硬件条件不断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暖心的医疗健康服务。
外树形象 构筑一流中医高地
北倚岱宗,南瞻徐淮,人杰地灵的济宁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发展的一方宝地。在济宁太白湖新区,济宁市聚力打造的“立足鲁西南、辐射鲁苏豫皖四省”中医医疗新高地和国际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新院区已成为城市新地标。
“我们是菏泽来的,之前从网上看到济宁新建成了一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就想着正好过来看一下头晕的老毛病。”在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新院区脑病科诊室内,患者张先生对医院诊疗技术水平、就医环境和诸多人性化服务称赞不已。
医院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医患和谐”的中医药文化融入服务细节当中,围绕群众需求,新院区开设了肾病科、心血管科、脑病科、针灸科、骨伤科、外科等4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并配置了先进的C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国内尖端的医疗设备及数字化手术室,满足群众全方位的诊疗需求。
先进的硬件设施,是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的基础。通过顶层设计规划智慧医院建设蓝图,西苑医院济宁医院逐步建设了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多个便捷智慧服务系统。新院区配备了国内顶级的信息化、智能化诊疗管理系统,更是建成了省内第一家全自动无人值守医学检验实验室,多场景的数字化应用,实打实地优化了群众的看病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医院还推出了看病挂号数字预约、化验结果智能发布、前台大厅数字导医等智能业务,根据业务特点和群众需求,在数字应用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中药快递等个性化服务。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引领下,新院区不仅传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先进的诊疗技术,更落实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全新的服务理念。
内强筋骨 学科建设成果斐然
聚焦核心医疗技术,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依托与西苑医院深度合作,西苑医院多个学科专家及管理团队长期派驻在西苑医院济宁医院,通过同质化管理,实现品牌、技术、服务、文化“四个统一”,全力建设心血管病、脑病、脾胃病、老年病、肾病、肺病“六大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对于患者而言,相当于是国家级知名医院“平移”到了济宁,让本地群众就近享受国家级优质中医药服务。
“吃了3天中药,我的症状就明显减轻,很感谢李主任的治疗。”在医院老年病科复诊时,患者马女士高兴得合不拢嘴,此前她因难以治愈的骨质疏松而彻夜难眠,但在派驻专家、老年病科执行主任李跃华的治疗下,马女士体验到了中医药的神奇魅力。
在“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战略指引下,医院依托西苑医院派驻专家的指导,把一大批西苑医院优势病种的治疗方案带到济宁,各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也层出不穷。今年上半年,全院共申报30项新技术新项目。
国家、省、市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和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及成员专科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通过人才引育和技术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也得到长足发展。心血管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组建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病联盟,承接济宁市民生实事项目“中医药参与高血压健康服务”工作,成立济宁市中西医结合高血压防治中心,对接完成数据平台及培训平台建设,建立起由近200家高血压健康服务次中心和服务站组成的城乡一体化中医药高血压防控网络,推广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技术方案,有力提升了医院区域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前方的奋进征程,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一历史机遇,依托新院区高水平软硬件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建设,努力以狠抓落实扛起走在前列的担当、以增添实效书写以人为本的温暖篇章、以久久为功交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为全力推动“健康济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