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3日
第03版:

科学应对开学综合征

临近开学,有的孩子满心欢喜迎接新学期。但也有一些孩子表现出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发脾气、焦虑不安等,有的则出现身体不适,比如头晕、头痛、恶心、腹泻,甚至还出现发热等表现。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开学综合征”。

据有关心理专家介绍,“开学综合征”是假期结束、开学初始,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异常,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孩子较为突出。因此,家长、老师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变化。

专家建议,当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的种种表现时,父母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做好孩子强大的情绪依托和后盾,尽量减少过度紧张、过于关注。因为多数孩子经过家长、老师的积极引导和自主调节,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生活、学习等产生持续的影响。但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存在,超过两周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否则可能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出现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作为家长,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睡前应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避免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影响睡眠。还可以在睡前给孩子听舒缓的音乐、喝热牛奶、用热水泡脚,以促进孩子的睡眠。

父母可以正面引导,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心理状态,对新学期、新生活树立预期和认知。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孩子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合理宣泄,及时寻求帮助。当察觉到孩子的情况不对时,父母尽量不要用否认、说教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父母可以用平和、开放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心里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同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也可以教孩子运用一些宣泄情绪的办法,比如大声朗读、适当运动等。如果孩子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要及时求助专业人员。

记者 梁琨

2024-09-0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941.html 1 科学应对开学综合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