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文闻
日前,在金乡县的北工大“科创飞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智能变压器进行调试。
“智能变压器项目是金乡县北工大‘科创飞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智能化制造项目的最新成果,项目核心技术由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王志华及其团队研发,成功破解了传感器安装和电网谐波影响信号传输等系列难题,同时还在生产过程中设计了一套数字化管理软件,实现降本增效。”项目负责人介绍,智能变压器项目通过配套建立数字终端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可远程接收设计图纸及变压器的流水线生产,原材料节省15%、工作效率提升25%,实现了传统变压器生产的转型升级。
“项目具备年产智能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等智能电气设备3000台的生产能力,可实现产值1亿元。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销售网络覆盖国内新疆、内蒙等地,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沿线国家。”负责人说。
据了解,北工大“科创飞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智能化制造项目由山东亿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8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创新中心、产业集成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生产智能变压器、智能箱变、智能配电柜、PLC控制柜及智能装备1.5万台套。
为解决高端人才引进难题,金乡县提出“人才就地吸收、项目孵化培育、成果金乡转化”的创新理念,在北京大兴区建设“北工大科创飞地”,成功打造“科创飞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新模式,实现“研发孵化在飞地、落地投产在金乡”,开创了鲁南地区飞地孵化的先例。项目建成后,先后承接智能变压器、谐波减速器、BRB支撑产学研项目3个,转化、升级产品6个;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名,新增营业收入6000万元,带动就业100人。
山东亿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亚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科创飞地’的平台优势,立足金乡,服务全市,争取与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政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的科创成果落地到金乡、落地到济宁。”
近年来,金乡县聚焦主导产业发展,突破区域资源瓶颈制约,优化布局“人才飞地”,积极探索离岸孵化模式,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山东亿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建成北工大“科创飞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推动招才引智提质增效。探索打造服务中心+多点运作的“1+N”集散式飞地模式,以孵化中心为基础,依托中国科学院等院所多点支撑,拓展珠三角优势资源,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蒜小宝人才驿站、海外人才联谊(香港)工作站等平台载体,“以点带面”激活县域招才引智“一池春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健康三个重点方向,搭建服务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3”服务体系,探索“政府支持+市场运营+金融助推”三位一体的项目孵化、运营模式,对入驻基地项目加强人才、科技、金融、产权等全要素综合服务,全力推动成果项目孵化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