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张艳艳
金蝉,俗称“知了猴”,食药一体,是一种珍贵的季节性美食,市场需求一直居高不下。邹城市张庄镇的村民看准这一商机,发展林下养殖金蝉,探索出一条土里掘“金”的农业发展新路径。
在张庄镇魏庄村村南的树林里,一棵棵郁郁葱葱的竹柳树上,绑着一个个金蝉捕捉器,夜晚破土而出的金蝉便一个个跳入捕捉器杯子内,等待养殖户收集。
今年37岁的赵亮是这片100多亩林子的主人,2016年开始从事金蝉卵回收及销售,2017年承包魏庄村土地栽植竹柳发展金蝉养殖。记者了解到,因为看到金蝉价格持续走高、市场需求旺盛的商机,赵亮早在2007年就想养殖金蝉,可是那时候技术并不成熟。2018年,赵亮利用从南方学来的金蝉卵枝养殖技术,再次尝试养殖金蝉。“这就是金蝉种子,黑知了把种子刺到这里面,下的卵粒子经过一年孵化出来,从这里面爬出来,再入土。这一枝卵枝含50个到300个卵粒左右,出土率也就是5%到10%左右。”赵亮随手拿起一个,对它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
由于掌握了金蝉养殖的技术,再加上把控好了园子里的水肥,经过三年时间,2021年赵亮的金蝉养殖园开始出蝉,亩产3000个左右,逐年递增,如今亩产金蝉达8000到1万个,销售价格在每个1元左右,每亩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现在基本上是鲜货,从地里收回来洗干净,电商拉走在网上销售,还有一部分进了水产市场批发。我自己也有冷库,自己储存10万到20万个,一年四季都能卖!第一年亩产收益能达到3000元,第二年能达到5000到6000元,第三年逐步向上增加,一亩地1万元吧!”谈到这些,赵亮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今年,赵亮的金蝉养殖规模扩大到180余亩,目前,每天需要十几个人来采集、装盒、打包。在带动附近村民就业的同时,他还带领村民成立金蝉养殖合作社,在魏庄及附近村庄扩大金蝉养殖面积,形成了一条集金蝉卵培育、养殖、收购、出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有效带动了一批群众增收致富。“附近的村民都看出这个效益了,现在都跟着养了,咱村里现在有300亩到400亩地在养殖,我把我知道的所有养殖技术都毫无保留地全部说出来,有钱大家一起赚!”赵亮的言谈话语中带着与村民共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